作者 l 文七君、尹晓静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10月14日,韩国艺人崔雪莉被发现在京畿道城南市的家里上吊身亡,用一种决绝的方式,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事件一出,网友们立刻炸了锅,微博迅速瘫痪,留言瞬间过万。大家纷纷化身福尔摩斯,试图通过她日常的非正常表现,找到她自杀的真相。
真正的真相是什么?我们恐怕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过去这些年,她一直遭受网络暴力的困扰。
1994年出生的雪莉,童星出道,在韩国很受欢迎。2005年,成为SM娱乐公司的练习生。2009年,加入了女团f(x),以歌手身份正式出道。
雪莉长相乖巧甜美,一直被粉丝冠以“人间水蜜桃”和“国民妹妹”的美称。
她本来完全可以像所有甜美系偶像一样,在镜头前做着美丽单纯的公主。只要发发漂亮保守的照片,说几句粉丝媒体爱听的甜言蜜语,就能获得优质偶像人设。
但是她没有。
她与大自己14岁的嘻哈组合成员交往,引发粉丝强烈不满;
她想退出唱跳组合,专心在演技事业上发展,被网友骂“太任性”;
她在直播中穿衣大胆,更是被网友指摘得一无是处。
……
童星出道的雪莉,一直在按照别人的规划成长。长大后的她,只不过想做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大人,却一次次被推向舆论巅峰。
她在一档叫做《真理商店》的节目中对着镜头说:
“感觉有很多人唯独对我戴着有色眼镜,所以还是很难过。”
“记者们,请多疼爱我一些吧。”
“观众朋友们也请疼爱我一些吧。”
她在自己的个人社交网页上发暗黑系的照片,网友们一度觉得她精神有问题,2018年,雪莉被韩国网友票选成为“最不希望发ins的艺人”。
直到她去世后,经纪人向警方透露雪莉生前曾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人们才好像在瞬间看懂了她,说她那些奇怪的言论和奇怪的照片其实是在求救。
再也不等你们来救了!雪莉把生命定格在了如花似玉的二十五岁,也终于把一切非议都抛在了身后。
雪莉的各种新闻上了很多热搜,仿佛全世界都在哀悼这个妙龄女性的生命陨落。
讽刺的是,很多人第一时间跑到根本与此事无关的宋茜微博下,去留言质问道德绑架:“你们做过一个组合,你怎么不开导开导她?”“雪莉死了你难道不难过吗?你为什么没有站出来发声?你怎么这么冷血?!”
更讽刺的是,雪莉去世引起人们对网络暴力谴责的同时,另一个明星热依扎却因网络暴力上了热搜。
自今年《长安十二时辰》开播以来,几个月来,出演剧中檀琪这个角色的热依扎,一直在遭遇网络暴力。
夏天她在机场穿得清凉一点,被人骂“低俗下作不要脸”,她只好出来自嘲:
一出来发声,她就被人骂“买了热搜炒作,想出名”,她只好认真辩解:
她说自己有抑郁症,又有网友出来带节奏,说她“利用抑郁症进行炒作”。
忍无可忍的她,终于通过工作室发了如下声明。
世界何其荒唐?
怪不得有人感叹:只有你死了,全世界才会都来爱你。
这么多年来,太多本来鲜活的灵魂在网络暴力中失去颜色奄奄一息。大家一边为逝去的生命惋惜,谴责网络暴力;没过几天就大换脸,对活着的明星继续使用着网络暴力。
雪莉在电影《真实》里的剧照
我在愤笔疾书写这篇稿子时,外面的大厅里,正放着迈克尔·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
迈克尔·杰克逊一生都想让世界变得更好,想用自己的善意治愈这个世界。但是世界的恶意却将他一点点拖向深渊。
我能在谴责网暴的此时,听到一位网暴受害者的歌,不是因为太凑巧,而是受害者的基数太大。
即使是随便数一数你我知道的名人、明星、偶像、歌手,都能或多或少地翻到他们曾经被网暴的历史。
有人会说:
“那也没见那么多人自杀呀?不过是说两句而已,又没有打她杀她,还是这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差,怪不得人说!”
一个人,如果自身没有遭受过网络暴力,也许根本无法切身感受它的杀伤力有多大。
一万句赞美,也抵不过一句伤害。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
有一天我发了一篇文章,有读者跟我意见相左,便在后台留言骂我,用了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恶毒的字眼。
我在后台翻到这条留言时,只是眼神一扫而过。一看到前面恶心的字眼,我就赶紧关上了后台。
我连对方骂我的全文都没有勇气看完,手就已经开始发抖。
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本来正躺在沙发上晒太阳。看到这条辱骂的留言后,我一下午都在变着法子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再也没去看过那条恶毒的留言。
这,仅仅是一条留言而已,就让我难受了一下午。
如果是成千上万条辱骂呢?我完全不敢想。
而那些遭受网暴的名人们,有谁不是遭受过数以万计的不堪入目的辱骂呢?
你有没有发现,微博上明星们的微博越来越无聊,越来越千篇一律了?
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时说道:现在微博上明星发的东西,如果把他们的名字和照片捂上,你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
曾经那么多真实有趣的人,都哪儿去了呢?
小s 喝多了在镜头前大哭,被骂是“做作”;屈楚萧因为在小号上写真情实感,被骂到差点遭遇封杀;就连现在人见人爱的胡歌,曾经也因为深夜里说了几句心里话,被骂得体无完肤。
他们伤害了谁?触犯了哪一条法律或者道德标准呢?完全没有。
他们触犯的,是观众们看不惯的眼神。
键盘侠说:你不能跟我想的不一样,你不能做我看不惯的事。不然我就要骂你。
于是,在网络暴力的压力下,张扬的小s也开始小心翼翼地收敛了,屈楚萧早就不发个人微博了,胡歌也已经很久没在微博说过心里话了。
那些曾经在微博上敢于做自己的真实面孔,都戴上了无比正确无聊的面具。
偶像们一个个地给自己围起了厚厚的防护墙,好能稍微屏蔽洪涛巨浪般地恶评与谩骂。
他们必须在镜头前说着漂亮的客套话,必须在非议下变得顺从,他们只能沉默甚至假装一笑而过,才能维持完美偶像的人设。
明星做自己真的很难,难的不是面对自己,难的是面对舆论。
再坚强勇敢的人,也经不住群众的口诛笔伐。
热依扎还在跟网络暴力抗争,她已经算是勇气可嘉。
而就在这一个热依扎奋起反击网络暴力时,又有多少个热依扎正在遭受网暴,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他们的内心,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日日夜夜的挣扎:是在谩骂中痛苦地活着,还是痛快地死去?
什么时候,这一切才能停下?
什么时候,我们群众们才能不一边反省,一边继续犯错?
请别让热依扎,成为下一个雪莉。
言论虽然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有边界,人性总有底线。
如果有机会用言论影响他人,让我们理性发声,言论向善。
就让雪莉成为最后一个雪莉,让热依扎快活地做热依扎吧。
在崔雪莉自杀相关新闻的留言下,有人问:
“为什么有人会自杀?”
我至今仍记得一位大学同学在讨论“自杀”话题时,斩钉截铁地说:他们就是想得太多,个性太软弱。
那一刻,我毛骨悚然。
然而后来我发现,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2018年1月,西安交大的一名博士生自杀身亡,这本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而著名编剧六六却发微博说:
你看,六六怎么说也是一名博览群书、阅尽人世的知识分子,然而面对一位年轻生命的逝去,她丝毫没有惋惜和遗憾,而是拼命指责。
在六六眼中,这位年轻博士生前的挣扎、绝望、痛苦通通都是吃不了苦而已。
2018年9月4日,一位21岁的女生在峨眉山跳崖身亡。随后,她的遗书被曝光:
“不是没有尝试过救自己”
“然而,要不就是被当成笑话”
“要不就是觉得我想不开”
她在生前已拼尽全力自救,而很多人对此根本不屑一顾。
她以跳崖的方式惨烈的了结自己短暂的一生后,竟然还是会被人指责说:
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
都是吃饱了撑的。
年轻人就是容易想不开。
你连自杀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对于说出这些话的人,我只想问一句:
你作为人的基本共情能力都去哪里了?
难道说只有那些走出黑暗人生的人才配得上歌颂,在痛苦面前竭尽全力自救却没扛住的人就是垃圾吗?
“如果你太累,及时道别没有罪。”
这是张国荣的歌曲《玻璃之情》里的歌词,是哥哥留在世上的绝唱。
自杀不是懦弱,活着更不是。最可悲的是,连放弃生命都要承受别人的眼光。
《小欢喜》里患了癌症的妈妈(咏梅饰)有一句话特别打动人心:
正常人谁不怕死啊,那要是连死都不怕的话,可能是活得太痛苦了吧。
对于选择自杀的人,希望我们不要在丝毫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意说他们太矫情、太脆弱、太年轻、玻璃心、想不开……
要知道,你“无心”的一句话,只会把他们推向深渊。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话出自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间失格》。
不过很少有人留意这四个字的含义。
在日语中,“人间”指的是人类,“失格”就是不够格。
太宰治用这四个字当做小说名,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也许他是想说:所有人都是不合格产品吧。
因为人类非常脆弱,比任何生物都容易崩溃。
努力活着,本是一个人的本能,但是雪莉依然一心选择死亡。
炎亚纶发微博说:这件事多么值得我们检讨。是多么大的痛苦,多么无法承受的压力,才导致一个人放弃了“求生本能”?
压垮我们的,无非就是这三个方面出了问题:
亲密关系、工作现状、人际关系。
和男朋友/女朋友吵架、父母又逼婚逼生二胎、又要熬夜做PPT、行业发展到天花板、领导又给我甩锅、同事又在背后议论我……
可以说,这三点中随便哪一个不顺,我们都会变得像被白蚁啃食过的树木一样,瞬间从大好青年变成行尸走肉。
而且可怕的是,但凡其中一个不顺,就能像感冒传染一样把另两个也搞得不顺。
一会儿工夫,我们面临的人生难题就呈指数级增长。
之前实习时,曾在卫生间无意听到隔壁组同事在工作时间和老公打电话撕逼,语气坚决的表示自己才是那个为家庭和孩子付出更多的人,而电话那端的老公却不认同这一点。
没争出高下的她自然带着怨气工作,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说,还让周围被迫承受低气压的同事感到尴尬。
一个因素失控,就会导致全部失控。
还记得那位深夜痛哭引起全网关注的杭州小伙吗?
他半夜骑单车逆行被拦,一开始还平静的接电话,但在挂掉电话后突然情绪崩溃,当街摔下手机,对着交警大喊:我真的好冤啊!
之后又扑通一声给交警跪下,又突然不顾一切的跑向桥边蹲地痛哭。交警上前安抚后,他抱着交警痛哭流涕,抽噎着说自己逆行的原因。
原来是公司临时要半夜加班,他必须当晚赶完工作进度,而他之前又提前约好了女友吃饭,女友等他吃饭等了好久,还没带钥匙。
一边想着要赶紧回公司加班,一边又赶着给女友送钥匙,两件事一冲击,直接导致他在深夜的大街上嚎啕大哭。
搞垮一个成年人,就是这么简单。
2018年4月,《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发布,数据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有16.1%,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而心理健康的人仅有10.3%。
也就是说,包括你在内的100个人中,心理健康的只有10个人。
你是那10人中的其中之一吗?
如果不是,希望你能在忙于亲密关系、工作、人际关系之外,抽出一点时间,关心一下自己。
现代人的崩溃是默不作声的。我知道,你很久都没关注过自己的感受了。
你听过《我曾经也想过一了百了》这首歌吗?
如果没有,我强烈建议你去听一下。这首日语歌不仅大大降低了日本的自杀率,并且在国内的音乐平台上收获了30w+条留言,足以见得有多少人对歌曲中的内容感同身受。
它的演唱者,正是日本著名歌姬中岛美嘉。
这位唱过《雪之华》的日本歌手在中国也有非常高的人气,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经因为生病而失聪,并且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四处求医,在煎熬中练习发声,最终慢慢挺了过来,不过却永远无法达到之前的水平,每次演出只能靠跺脚来打节拍、弯腰来保持声音稳定。
这首《我曾经也想过一了百了》正是词曲作者为了她而作。
有句歌词直击人心:
一味想着死,是因为太过认真地活。
在歌曲最后,她又深情地唱到: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出生,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好感,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活在这个世上,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这两句歌词,应该是唱给粉丝的。因为粉丝,正是支撑着她一直走下去的理由。在这首歌的留言下,有很多小故事令人感慨不已。无数人把这里当做树洞,倾诉自己的烦恼、无助、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分享自己走出阴霾的力量。
有人是因为明媚的阳光:
有人是因为年迈的父母:
有人因为那个TA:
有人是因为同伴的笑声:
有人是因为家里的猫咪:
如果快乐太难,那我祝你平安。
向死而生,遇到难过的坎儿时,是什么支撑着你走下去?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
本文来源:公众号 @粥左罗,作者文七君、尹晓静。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