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小时,对你来说是什么呢?
是上班族按部就班的一天?
是高中生刻苦读书的一天?
可对于张先生来说,10月9日的8点-15点,这7个小时是跟死神say hi,又转身bye bye的一天。
10月9日,华中阜外医院心内科团队在呼吸机、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成功为一位急性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开通阻塞血管,挽救了一位徘徊在死亡边缘的生命。
张先生今年64岁,几年前离开工作岗位,赋闲在家,享受闲散的退休时光。
6天前,正值国庆假期,家里人共聚一堂。吃完中午饭,正与儿子闲聊的张先生突然意识丧失,昏倒在地上。这可把家里人吓坏了,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的小孙女躲在一边哇哇直哭。
“爸!爸!……”儿子一遍一遍的呼喊并没有唤醒张先生的意识,此时的他面部紫绀、大汗淋漓、呼吸骤停、大小便失禁。很快,张先生的儿子从惊慌失措中镇静下来,一边开始给予父亲心脏按压,一边嘱咐妻子拨打120。
10分钟之后,张先生的情况有所好转,面部从紫绀转向红润,恢复呼吸,但仍处于昏迷状态。
一阵警鸣声呼啸而过,120随后赶到,把张先生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
到达医院的张先生马上被行头颅CT,医生判断患者是“脑梗死”,给予他急诊溶栓治疗。溶栓后,张先生可以自己睁开眼睛,但不能配合指令动作。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家属立刻把张先生转往上级医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急性脑血管病变。正当医生分析张先生病情,判断是否是心脏出现问题的时候,患者突发室颤。
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一系列措施后,张先生又被抢救了过来。为寻求更专业的治疗,10月8日深夜,张先生再次转院,来到华中阜外医院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
10月9日早上8点多,死神再次来到张先生身边。
一分钟前还神志清楚的他又一次突然昏迷、呼吸骤停。
室颤、室速,意识丧失!
呼吸浅慢,血压、脉搏测不出!
CCU主任张静教授、副主任医师叶发民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医护人员迅速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装上了呼吸机。不到10分钟,患者恢复意识,轻轻弯曲的右手食指透出了生的希望。
从生死边缘拉回张先生的性命后,医护人员立即采取下一步行动。
一般情况下,患者恢复意识后,就会被送入手术室做冠脉造影并进行下一步治疗。这名患者生命体征非常弱,呼吸依靠呼吸机维持,鉴于病史,还必须先排除脑部问题。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张先生被推到CT室进行头颅CT的检查。排除脑出血之后,张先生当即被推入导管室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血管情况。
经探查,患者的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最严重的是左前降支,几乎完全堵死,狭窄程度在95%以上。
此时,开通血管,刻不容缓。积极处理“罪犯血管”是患者能够存活的一线生机。
可是,短短几日之内,张先生已经多次昏迷。血运重建治疗虽必要性极大但风险也极高。如何最大限度的提供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是专家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IA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专家们当机立断,为张先生装上IABP,在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时候为他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呼吸机辅助通气,正常。IABP辅助支持,正常。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专家高传玉教授,冠心病一病区副主任医师王宪沛走进手术间,为张先生的生死一搏做最后的努力。
王宪沛副主任医师经由患者右侧桡动脉穿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手感,将导管送至病变处,随后进行血栓抽吸,为他开通右冠,疏通了左回旋支。整个过程共为患者在左前降支、右冠植入3枚支架。
经过不到1小时的奋战,屏幕上,刚才还干瘪不显影的血管,瞬间因血流恢复,重新充盈起来,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血管内超声显示,支架扩张效果良好。
10月9日下午3点,患者被送回CCU,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从CCU到CCU。张先生10月9日的7个小时,是从生到死,又死而复生的7个小时。
华中阜外医院心内科团队精湛娴熟的技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对病情的准确把握,帮助张先生战胜了死神。家属给予医护人员最充分的信任,也为医护人员的抢救提供了最大支持。
气管插管呼吸机、IABP支持下成功行冠脉介入手术开通闭塞血管,在华中阜外医院是常见的情景,彰显了医院在极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水平上的高度。今后必将会为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做中原百姓生命健康的坚强后盾,为患者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华中阜外医院 邢永田 朱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