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国转身最坚决的城市

在今天提起长沙,娱乐之城是它最响亮的名头。芒果台的综艺填补了多少年轻人的空虚,可以说是当今中国的“快乐大本营“。然而历史上的长沙确是另一种面貌,它算是中国转型最坚决的城市。

摄影/姚王度

关于长沙得名,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说法,是“地以星名”。天上有轸宿长沙星,映在人间,就有了长沙城。与其他城市不同,长沙自从得名后,城名、城址两千年未曾改变。

和今天轻松快乐的长沙不同的是,历史上的长沙文化厚重。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方尊——四羊方尊,便出土于此。高约半米,重约七十斤,做出如此的体量,却不着痕迹,浑然天成。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轻薄若无物,帛画色彩鲜艳如初,古长沙人的手艺,让世人惊叹。

图/图虫创意

长沙的人文精神更是不得了。屈原与贾谊,一人将理想妆点以最绚烂生花的辞藻,一人把冷冰冰的政治写得文采斐然。长沙在不同时间接纳了这两位顶出色的才子。朱熹、张栻两位大儒在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开坛讲学。自此以后,湖南文人的血脉喷张,大概在此时已埋下了伏笔。

图/网络

过往的千年之中,有太多人与长沙产生了交集。孙坚在长沙太守任上起兵反董卓,刘备夺荆州四郡的故事被人一说再说,杜甫在此巧遇李龟年,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绝句《江南逢李龟年》。

在近代风雨飘摇的年代,长沙更像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以一种异常决绝的姿态投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几乎中国近代所有的重大历史瞬间,都有长沙的身影。

摄影/姚王度

1897年,以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的时务学堂成立于长沙。长沙人谭嗣同更是甘愿舍身成仁,试图唤起民众对变法图强的支持。黄兴和宋教仁在这里创办了华兴会,毛泽东和蔡和森积极组织了新民学会,力图在国之危难之际救亡图存。但彼时落后迟钝的中国已病入膏肓,长沙,或者说长沙人,转而走上一种更为激烈而坎坷的道路。

图/视觉中国

历史上的长沙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近代长沙的底色是兼济天下的博爱,也是舍生取义的果断,而今天的长沙活泼开朗,“先天下之乐而乐”。

图/图虫创意

让人又爱又恨的臭豆腐,嗦不尽的肉丝粉。长沙人有魄力把遇到一切食材做成口味,也能料理出红油粑粑和甜酒那样的甜蜜。街边一家破破烂烂的小店,可能正是长沙饮食江湖最传奇的存在。长沙无疑是一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

摄影/龚跃贤

除了舌尖上的欢愉,长沙的街头在多年前就已挤满了酒吧、歌厅、演艺吧。天生爱闹,长沙人创造并享受着中国最精彩的夜生活。今天的长沙更是把这份热闹通过屏幕传递到了全中国。

图/视觉中国

坐标长沙的湖南卫视,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就一手打造了一系列现象级的综艺节目。多少人的周末是守着《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度过,《超级女声》鼎盛时期一直是同时段收视率第一。2005年的决赛,吸引了超过900万人投票。长沙就这样搭着商业化、娱乐化的顺风车,悄悄钻进中国人的生活。

图/视觉中国

长沙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2013 长沙市政府宣布将打造“快乐长沙”城市形象。他们沉重过,激愤过,奔走过,牺牲过,而后才有了今天的快乐。他们也配得上这种快乐。长沙人泼辣爽直,做事也有一股倾尽全力的豪气,即使是在娱乐这件事上。如此看来,尽管改头换面了,但长沙还是那个辣椒脾气。

文丨伊森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视觉中国、网络

本文部分观点参考自萧春雷《中国的掌纹·华夏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