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新学期,请培养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

2019-08-30     夫子云教育

暑假结束了,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

新的开始,新的目标,新的希望。对于孩子而言,在新学期养成好的习惯是第一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新学期一定要逼孩子养成以下这几个好习惯,想不拿高分都难。

1养成练字的习惯

有人说:“孩子再不练字,将无缘上大学。”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孩子能否写一手好字,直接关乎孩子的考试成绩。要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都采用电子阅卷了,这对孩子的书写规范和答题习惯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书写规范能让卷面看上去干净整洁,让阅卷老师看懂答案,增加印象分。尤其是字迹的好坏,更是决定了语文作文能上哪一档。字体越清晰,越工整的,得分就越高;字体越潦草,越难以辨认的,得分就越低。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写一手好字。而写一手好字,从养成孩子练字的习惯做起。小学阶段是练字的黄金时期,一定要逼着孩子坚持练字。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练字,一起学习,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养成阅读的习惯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孩子阅读课外书就是在读闲书。恨不得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背课文、写作业、写作文上。很多家长认为只有这些,才是真正能提高孩子语文成绩的方法。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四五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语文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它考的是积累,是阅读速度,是鉴赏与综合分析能力。这些,都不是靠一两天突击就能完成的。长期高品位的阅读,才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法宝。而今后高考的所有科目,都会是对阅读水平的持续考察,若阅读习惯欠佳,必将会影响考场上的读题、审题速度和水平。阅读改变命运,绝非口号。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

3养成自省的习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是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身,为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都温习了呢?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自省,小孩子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学习这件事上更需自省。通过自省,孩子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目前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省习惯。当孩子放学后,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今天的学校生活,说说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就是要及时改正,做得好的就要再接再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4养成自律的习惯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俞敏洪也说过:“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自律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和满足感,不自律的孩子却大同小异。明明有一大堆作业要做,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再玩一会,翻箱倒柜地找吃的,玩手机,看电视,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过去了,到了实在不能再拖的时候,猛然醒悟,最后草草了事。这样一来,学习的质量可想而知,每当要考试时,又后悔不已。等到下一次,又一样的管不住自己,又是一样的后悔,于是就陷入了不自律的无限循环里。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懂得自律的孩子,才会具有超强的自我控制力,能够有效抵御外来的不良诱惑,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完美极致。而孩子的自律,不仅靠自己坚持,也需要父母的支持、引导和以身作则。总之,你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必须先成为什么样子。

5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学习也是如此,没有计划的学习,往往只会越努力越失败。有项调查研究表明,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习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制定计划,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当所制定的学习计划被孩子一项一项完成后,孩子也会有成就感。这就会是孩子把这个学习计划落实下去的动力。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他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当孩子有了制定计划十分重要的意识以后,就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了。一旦孩子养成了制定计划的习惯,不仅家长可以省心,还能自己有条不紊地处理学习上的事情。

有句话说得好:“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努力程度,而是习惯。”新学期,让孩子养成以上这五个习惯,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AzW6WwBJleJMoPMG0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