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 | 雪中郁金香:浪漫?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2023-03-17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原标题:倒春寒 | 雪中郁金香:浪漫?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撰文 / 周宁芳 刘芯竹 (国家气象中心)

近日,冷空气来袭!

河南等地飘起了雪花

盛开的郁金香配上雪

网友直呼太美、太浪漫了!

图片来源:南阳师范学院

郁金香:浪漫?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每年一到春季,起起伏伏的气温变化总是让人不省心。经历了一整个冬天的寒冷阴霾,人们好不容易盼来花红柳绿,暖意融融,结果还没热两天,不知趣的冷空气就来了个“回马枪”,将刚“高调”没多久的气温灰溜溜地打回了“原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春季天气精彩纷呈

倒春寒?倒春寒!当然是要先有春天,才能实现倒春寒。

春季往往是我国天气舞台最精彩纷呈的时段,一方面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白天日照增多,气温逐步回升,低纬度暖湿气体向北输送的能力也逐渐增强;而另一方面,北方冷空气势力犹存,不甘退位,时不时南下造访。

冷暖空气双方势均力敌,斗得不亦乐乎,也就造成各种天气轮番上演,时而风和日丽,时而大风降温,时而雪花飞舞,时而阴雨连绵,时而尘土飞扬,时而电闪雷鸣。

古人有诗云“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贴切地表达了春季“多变”的天气特点。

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在这一系列的复杂天气中,乍暖还寒的倒春寒,最难令人将息。倒春寒在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北方地区,倒春寒意味着冷空气突然发力,回暖趋势被打断,气温骤然降低至低于常年同期。而这种一暖一寒的天气,会让人对寒冷的感受更深,气温的反复也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病魔趁虚而入,倒春寒的威力不言而喻。

对于南方地区而言,倒春寒发生时,有时冷空气来的不是那么突然,而是一股股地渗透,影响时间一般更为持久。例如今年3月南方地区出现的这种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降温表现没有北方那么“打眼”,但由于持续时间长,湿度又大,阴冷的感受很不舒服,似乎可以称之为倒春寒天气。

而气象上所指的倒春寒和南方的农事活动有密切联系,规定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华南、3月中旬至4月的江南平均气温低于12℃且持续3天以上,才认为是倒春寒。

倒春寒天气引起的绵绵阴雨

倒春寒并不是“中国特色”,受季风影响的国家都有倒春寒出现。这是因为每年冬季风向夏季风过渡期,冷暖空气势力相互对峙,当冷空气偏强时,带来的就是大风降温天气,气温明显下降;当冷空气势力没那么强,但不断地从北方渗透南下,和暖湿气流汇合时,就导致阴雨连绵,气温持续偏低。

作为春季天气“多变”的例证之一,倒春寒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南方农业。因为每年2月底开始至4月份,华南和江南地区先后进入春播春种的主要时段,如果出现持续阴雨天气,且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2℃,就会造成刚刚播下的农作物烂种烂秧,已经出土的农作物幼苗大量冻死,并影响油菜花的开花授粉等。

另外,春季气温变化无常、起伏剧烈,会导致人体的抗寒能力减弱,再加上春季流感、病毒性疾病等流行多发,老年人和儿童这类抵抗力较弱的人就容易生病。

关注天气,未雨绸缪

倒春寒天气固然危害多多、十分可恶,但作为春季的一种天气现象,我们也只能提前防范、科学防御。即便出现倒春寒天气,只要及时添衣,注意“春捂”保暖,防范抵御病毒的入侵,倒春寒也便没那么可怕了。

农业上应注意抢晴播种、科学排灌等田间管理,对于已经破土而出的果蔬等植物,可以通过浇水、培根、施肥、防病等细心照料缓解低温带来的危害。

料峭倒春寒,打击着人们对春天的期盼,虽然连日低温阴雨,见不到太阳让人不免沮丧,但我们坚信,回暖仍是大势所趋,一两场小小的倒春寒并不能阻止我们走向春天的坚定脚步。

本文综合整理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原标题《料峭“倒春寒”》,作者周宁芳、刘芯竹 ,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9ddf56bb1eb5e466dc18be2a52a1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