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民生调解类节目?《好好说话》这样破局都市题材剧定势

2022-04-25     广电独家

原标题:取材民生调解类节目?《好好说话》这样破局都市题材剧定势

文|“广电独家” 马良

聚焦平常百姓在面对误解纠纷时“沟通”的问题,《好好说话》开播即以案例的普遍性、典型性和时代感,引发关注和热议。

你发现了吗?不管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家庭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很多矛盾误会往往产生于不会“好好说话”。眼下,一部都市生活治愈剧——《好好说话》正是以其为题眼,应时而生,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国内首部以沟通调解为主题的电视剧,由杨栋执导,陈晓、王晓晨领衔主演,王耀庆、曾黎、赖艺、朱近桐、倪大红、王志飞、张光北、涂凌等主演,由 左城右隅、腾讯影业、嘉行传媒、山东卫视传媒出品, 4月25日起在 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独播。

聚焦平常百姓在面对误解纠纷时“沟通”的问题,《好好说话》开播即以案例的普遍性、典型性和时代感,引发关注和热议。 而随着故事的渐次推进,剧集也在深入触及“好好说话”这一要旨,既看点十足也不乏温情和启示性。

创意“戏中戏”,“网罗”社会热点

因其强烈的贴地性,民生调解类节目一度很受欢迎,而《好好说话》首度通过“戏中戏”的模式, 以各种民事纠纷调解为主体构建故事,用影视方式直接地关注民生热点,既自带内容张力也充满创新感,打开了都市剧创作的新思路。

该剧以调解类节目主持人杨光的工作场景为故事起点,以他和律师廖望的经历为叙事线索,以一系列的纠纷案子及其背后的原因追溯、解决思路为表达重点,集中式地呈现了各种关系下的矛盾,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掘着世间的百态和人性的温暖。

从杨光寻找节目素材的视角切入现实,让《好好说话》具备了与社会同频共振的先提条件。在这一巧妙的设定下,故事展开既真实自然,可以容纳类型多样、复杂情况的案例,辐射到当下最鲜活的生活情景,如剧中反映的新婚夫妻离婚案、农村拆迁问题、离异家庭房产分配案等,真实感、广泛性和热点性兼具。

杨光的生活经历则成为该剧叙事的另一线索。一方面,母亲张文意欲要回房产的事件,交代了杨光特殊的家庭关系,也推动了其与律师廖望的交集,以及引发后续的种种转折;另一方面,与工作中舌灿莲花、妙语连珠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平日里的杨光却是冷漠寡言、性格孤僻的,这样的反差引人好奇,也为故事的层层揭开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该剧也由此打开了丰富的人物关系图谱。廖望作为新晋律师,心怀正义、满腔热情,同时做事力求完美,但初入职场中也免不了经常感到困惑和无奈;人到中年的李恒基和牛志玲,明明很关心和在意对方,却仍走到了离婚地步;罗修和苏菁菁是一个表面桀骜不驯内心柔软,一个看似开朗随性实则坚韧执着……各角色具有鲜明的群体代表性,也可以承载起更多热点话题。

可以说,《好好说话》独辟蹊径,借助调解栏目主持人职场和生活的两面双线并进,既串联呈现各类社会现象,广泛地反映现实、关怀大众,也强化着“沟通”这一关键点,让故事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洞察典型案例,深化现实观照力度

“戏中戏”的模式让剧情紧凑、内容饱满,“节目主持人”“律师”两个核心角色的设定则让剧中的案例有了双重观察的视角,而这也代表了各类纠纷和矛盾解决中的“情”和“理”两大着眼点。

以“婆媳争产案”为例——在丈夫不幸遇难后,媳妇万春梅和婆婆梁老太在遗产和孩子林林抚养权的问题上都不肯退让,两人之间积压的矛盾和不满情绪也在不断爆发。在这一案子中,无非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如杨光所主张的调解,主要是以伦理道德、公序良俗为出发点,看起来更具人性温度;二是如廖望更倾向的司法介入,“丁是丁,卯是卯”,弱化“人情”对问题解决的干扰,强调法律主持下的公平正义。

而杨光和廖望争夺此案子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大家皆有为工作的“私心”,但本质上是源于二人在面对纠纷矛盾时看问题的角度立场、价值取向的差异,对应着社会群体不同的状态。这一点,恰是直指该剧价值表达的核心。

具体来说,杨光因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更能理解孩子的处境和感受,担心司法干预会比较生硬,让孩子受到更多伤害;而廖望作为律师更加理性,认为简单的调解只是粉饰太平,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中存在的症结及其有可能造成的痛苦只会延续。但是,怀有不同预设的两人,在了解各当事人的想法后,更深刻认识到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法和情也并不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好好说话》呈现了面对冲突问题时两种思维、态度的博弈和竞合,这不仅强化了戏剧吸引力和故事看点,更是让观众全方位思考问题,并进一步拥有更高维度的第三重观察视角,在代入式体验解决之道中对照自身、反观诸己,获得切实启发。

由此可见,《好好说话》将剧情和用意紧密融合,不是只将“一地鸡毛”搬上荧屏,更从“法”和“情”两个角度入手,一针见血地指出“沟通”“换位思考”这些人际相处中的关键之处,有着直接的社会指导意义,深化了现实观照力度。

真·温暖治愈,引领都市剧新风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前越来越多的都市生活剧涌现出来,虽然其中不乏优质作品,但故事同质、内容单一的问题也颇为明显,且容易通过放大社会矛盾和焦虑情绪制造看点,而《好好说话》无疑在这两方面都实现了突破。

前者已不必赘述,那后者呢?以“沟通调解”为抓手,别出心裁地安排情节, 《好好说话》不论是在剧情铺展还是镜头画面中,无不是飘荡着烟火气,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感,每个案例故事的内核也都是温暖和能量。

目前来看,该剧在剧情走向上是反套路的,既不过度渲染悲情与心酸,也不在虐心与报复中激发快感,而在事件中窥探人物的内心,细致刻画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渴望和无奈,重在呈现矛盾产生的原因与化解的途径。

在这个基础上,《好好说话》是给人希望的,比如通过展现杨光与张文母子关系裂痕、李恒基和前妻牛志玲之间误解、90后小夫妻矛盾的消除,启迪着观众很多事情可以通过沟通及时化解,但如果问题已经发生也不必恐慌,要敢于面对、善于解决,而在这之后将会拥抱更多美好。

更进一步来说,剧中情感关系的处理与个体成长的过程是相呼应的,这也是故事更深刻的治愈底色。比如,杨光集众多家庭问题集于一身,父亲早逝,母亲远走三十年,他出于自我保护总是对世界保持着距离,一开始做节目更多依靠的是技巧,但是当他在一个个的案例调解或获得触动、鼓励,逐渐放下内心的包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人生,勇敢去爱。

扎根现实,以人为本,《好好说话》中的故事是有笑有泪的,而通过放大身边的“真善美”,在唤起观众深深共鸣的同时,也在引导大家发现美好生活、追寻美好生活,传递直抵人心的精神抚慰的治愈力量。

如上所述,创新的调解题材、深刻的现实洞察和到位的情感表达,让《好好说话》如市场上的一股清风,让观众耳目一新。而在故事的徐徐铺展中,剧集拒绝焦虑传达,凸显人情温暖,引导大众在沟通中解决问题,建设性地参与现实话题讨论,也将势必引领真正具有治愈性、生活感的都市剧新风向。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出品公司左城右隅深耕现实题材,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深挖,也善于捕捉平凡生活的闪光之处,旨在以一部部现实主义叙事精品力作回应大众、反馈时代。此番,相信精心创作而来的《好好说话》也将不负众望,带领观众探索到“好好说话”这一幸福的法门。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9be24e4c94d198c85c449e3a54076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