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老人,住院15天,大儿媳妇在医院忙前忙后照顾,3个小姑子都没露面,这天,母亲要出院了,她们来医院看望母亲,小女儿说道:“妈妈,您怎么瘦成这样?”大儿媳妇怼了句:母亲病了这么久,你们都不来,还好意思说。女儿:我没义务,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
80岁的潘大娘生了2个儿子3个女儿,关于她的养老问题,两个儿子早在10年前就商量好了,父亲谭大爷跟小儿子生活,母亲跟大儿子一起生活,以前两位老人身体健康的时候,一家人和和睦睦,逢年过节还能一起走动。后来,小儿子分手,8岁的儿子也判给了他,为了赚钱养家,他只能选择去外地打工,父亲帮着在家里带孙子,平时大儿子也会照顾他,这天,谭大爷脑梗住院,几兄妹之间谁也不愿意去医院照顾父亲,都说自己很忙。小儿子说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打工,走不开,来回车费也要半个月的工资,希望三个妹妹帮着去医院轮流照顾,三个女儿说她们可以偶尔去看一下,但是不能以她们为主,因为她们婆家也有自己的家庭。大儿子说母亲是我一个人赡养,没有理由父亲还让我照顾,大家,你推我,我推你,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一个子女去医院看望父亲,后来,医院只能打电话到村委会寻求帮助,让家属尽快赶到医院。
他们这才轮流去医院照顾,谭大爷出院以后,又该由谁来照顾呢?三个女儿说在农村,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养儿防老,她们是出嫁的女儿,又没有分家产,只需要逢年过节回家看望一下父母就可以,作为儿子不能把责任推到她们头上,我们没义务。谭大爷体恤小儿子生活困难,最后将五个子女都告上法院,要求他们赡养自己,谁也不愿意把老父亲接回家照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最后一致决定,把老父亲送到养老院,费用由几个子女平摊。父亲的事情解决了,没过多久,母亲又把这五个子女告上法院,潘大娘一直跟着大儿子生活,老伴去了养老院之后,她也病倒了,大儿子将她送到医院,跟自己媳妇没日没夜地照顾,3个女儿也没有露面,让他们心理很不平衡,母亲虽然归他赡养,但是生病了,大家一起搭把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三个女儿却不闻不问。母亲将她们告上了法院,三个女儿认为这都是大哥在背后挑唆。这天,母亲都要出院了,她们才来医院,小女儿看到瘦弱的母亲,哭着说:“你怎么瘦成这样呢?我的娘。”
大儿媳妇立马就来火了:“母亲住院,你们都不来看一眼,现在还好意思说母亲瘦了,嫌我照顾得不好,自己过来照顾呀,还好意思说别人。”你一言,我一语,最终他们在医院的病房里打起来了,潘大娘看着眼前的一幕,伤心落泪,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子女们会变成这样?回想起这些年,她跟老伴辛苦养育五个子女长大,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现在他们却被迫分开,在子女们眼中成了负担,怎么能不让她心酸。老人不想看子女们吵来吵去,最后又主动撤诉了。后来,小女儿提出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去照顾,但是母亲却一口回绝了,在老人的观念里,去女婿家里养老,会被人笑话。大儿子也做了一个决定,由他继续独自赡养母亲,不再要求别的子女一起承担,让母亲不要为了这些事烦心。
谁也没有想到,母亲出院不到一个月,就病逝了。三个月后,在养老院的谭大爷也去世了,两位老人临死前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几个子女其实也并不是不孝的人,知道赡养父母是他们的义务,可就是因为他们相互计较,生怕自己比别人付出得多,最终导致两位老人都带着遗憾离开。对于老人来说,我想就算是穷一点,苦一点也没事,但是晚年,看到子女为了赡养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相互都把父母当成是烫手的山芋,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结语父母就算再苦再难,都不会抛下自己的孩子,他们养育了五个子女,如今,5个子女却养不好两位老人,就是因为太过计较,孝顺父母不要去相互比较,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让父母安度晚年,是子女们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养我小,我养父母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趁早,别让自己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