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这3类子女,是父母最大的“失败”,晚年恶报将至

2023-04-23     急诊室老苗

原标题:养出这3类子女,是父母最大的“失败”,晚年恶报将至

儿子马上要结婚了,邻居刘阿姨却格外闹心。

听刘阿姨说,儿子跟女朋友谈了有两年时间,双方感觉都不错,于是就打算找个好日子把事办了。

但女方提出要求,得在市中心买一套三居室,最好还不能有贷款。

可刘阿姨和爱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全部身家也就刚好够这套房钱,如果都花了,还怎么养老,怎么给儿子操持婚礼?

再加上刘阿姨儿子一直是高不成低不就,钱挣得不多,花的却不少,手里没一丁点存款。

所以刘阿姨就和儿子商量,说是帮着交个首付,到时候由小夫妻俩人自己还贷款。

可是儿子当场就翻了脸,指责刘阿姨老两口没本事,人家同学朋友都是全款买车买房,自己贷款婚后压力得多大。

听到儿子这么说,刘阿姨感觉很心寒:

“马上就30的人了,一点也不知道心疼我们老两口,以后哪还指望得上他!”

“我养你小,你养我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也是很多家长的“理想追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与刘阿姨有类似经历的老人不在少数。

年轻时为了孩子付出满腔热血,等晚年时却忽然发现养了一个“白眼狼”,“养儿防老”成了一个笑话。

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不是没能取得多么高的人生成就,而是养出下面这3种子女,落得晚景凄凉。

只知道啃老,缺乏独立能力的孩子

其实,刘阿姨儿子之所以会有今天,与刘阿姨夫妻俩的溺爱有决定性关系。

30多岁的时候,刘阿姨才生下这个独生子,可想而知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宝贝有多么疼爱。

宁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得给孩子把该安排的都安排上,而且什么都要买最好的。

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刘阿姨儿子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长大后在社会上独立谋生,也是千难万难。

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打算与人合作干个“大生意”,求着刘阿姨掏家底拿出了十几万块钱。

结果,几个月就赔了个底朝天,此后一蹶不振,基本没做过什么正经工作。

刘阿姨硬着头皮从小把儿子富养长大,却没意识到,爱过了度会变成伤害。

儿子不知道刘阿姨夫妻俩有多么艰辛不易,也没有掌握独立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以至于到了该自食其力的年纪,还习惯了向父母伸手要钱,丝毫不觉得愧疚和不忍。

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懂得凡事有度的道理,爱孩子无可厚非,但切忌溺爱。

一个只想着啃老的孩子,怎么可能让他学会孝顺父母呢?

不懂感恩,对父母恶语相向的孩子

前天吃过晚饭在楼下遛娃,有位妈妈正带着一名6、7岁的小男孩正在玩耍。

可能因为白天上班比较辛苦,这位妈妈想着跟孩子商量,再玩几分钟就回家休息。

但孩子听完只大喊了两个字:

“我不!”

当妈妈再次劝说时,小男孩立刻变得歇斯底里,不仅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甚至对着妈妈破口大骂。

妈妈无奈,只好疲惫地站在一旁,连忙好生安慰,答应孩子玩够了再回家。

看到这一幕,令我感触颇深:

孩子才6、7岁,就已经敢对妈妈口出不逊了,那长大以后呢?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还小,所谓“童言无忌”,因此即便有时候孩子对自己骂骂咧咧,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但实际上,孩子之所以会有这种态度,正是因为他们不懂感恩,习惯了从父母那里予取予夺,一切以利益为重。

等到父母年老时,这种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孝敬。

过度自私自利,不顾父母死活的孩子

什么才是真正的“啃老”?

网上有人说,真正的啃老是毕业后到一线大城市定居,结婚买房,掏空六个钱包,等到生下孩子之后,还要父母千里迢迢无条件看护。

那些仅仅在家吃住的“啃老”,与这种“啃老”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其实,现在生活压力大,父母适当给予孩子帮助,帮着孩子成家立业,有一个安稳的生活,这本无不可。

但如果孩子为了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彻底掏空父母的家底,不顾父母晚年的死活,到头来还要埋怨一句“你们真没用”,那问题就严重多了。

试想,这样自私自利的孩子,真的能赡养父母,或者说有帮父母养老的能力吗?

有时候,做父母的也要给自己留好退路,如果真的全将希望放在“养儿防老”上,最后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结语:

有人说:

“所谓父母子女,其实就是因果关系。

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子女便会如何反馈父母。”

希望大家都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今日话题:你觉得什么样的孩子会更孝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823260582c43d93230a696c846639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