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存在(三)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2022-08-09   小宇宙科学哲学

原标题:动态与存在(三)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人类的存在决定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人类的活动影响着人类的存在,这是适用性哲学最基本、最核心的哲理。不存在人类也就无法无从谈人类的活动,人类的过渡活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继续存在。例如温室效应、核武器大战、细菌或病毒大战等。

将人类的活动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抽象,也就是人类的一切动态过程。而人类的动态包括思维动态和实践动态,尽管是最简单的生理需求也都涵盖在思维动态和实践动态之中。例如吃、穿、住、行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思维和实践活动。

《唯物辩证法》的局限性之一是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定义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抛开了实践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样就割裂了人类活动中的思维和实践,殊不知实践动态对人类的存在比思维动态对人类的存在影响更加深远。这也会造成《唯物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不符合逻辑和不相一致。因为这里的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人脑是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载体,一旦脱离人类或不存在人类的情况下,就会不符合逻辑,从而造成理论与事实不相一致了。比如现今的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或中生代的恐龙时代,这些都无法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动态泛指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既包括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包括人类主观的变化发展。所以适用性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是动态与存在的关系,即使脱离人类或不存在人类的情况下,客观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关系也是动态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便是适用性哲学对于整个客观物质世界来说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唯物辩证法》的局限性之二是把哲学的方法论定格在思维方法上,抛开了人类在客观物质世界活动中的实践方法。难道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盲目的,毫无方法可言,还是实践方法对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无关紧要,这些话对于任何一个科学家、哲学家或者实践工作者而言都会付诸一笑,认为是谬论。把方法论局限在思维方法上,也就造成与人类在客观物质世界活动的不一致。因为思维和实践贯穿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有思维方法,而没有实践方法,这样对问题、现象和规律的分析、研究、概括和总结都是片面的,都是不合理的。没有实践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到死也不曾看到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

思维动态和实践动态中所涉及到的、运用到的方法就是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都明确指向一个方向,目的是获得相同的结果。当实践方法行不通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可以审视思维方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或者缺陷,并进行纠错;当思维方法没有涉及到的具体事情,可以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漏洞,并对思维方法进行补充。其实,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很多适用的实践方法,而且一些实践方法人类经常用到。就如科学实验中的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和科学推理法等,再如人类通过季节的更替总结出植物的种植方法而进行播种、栽培、收割等。

总之,人类的存在决定着人类的一切动态,人类的动态影响着人类的存在。动态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方法论是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