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天启到崇祯年间,在东北地区有两大值得依赖的统帅,一个是袁崇焕,一个就是毛文龙。但是毛文龙后来因为频繁升迁,致使性格傲慢,最后被袁崇焕所斩杀。
当年袁崇焕私斩毛文龙,全是因为自己的心意,崇祯在之前是丝毫不知情的。他得知后震怒却下旨嘉奖,他这样做其实并不是赞同袁崇焕的做法,而是尽显崇祯帝王之术!
袁崇焕私自处置镇边大将,他为什么不先给崇祯报告?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不能让这件事情走漏一点的风声,必须要秘密的进行。因为毛文龙占据的是一个孤岛,如果袁崇焕的奏折,被毛文龙知道,毛文龙会不会直接投靠后金呢?这是有可能的。即便是毛文龙不投靠后金,他会不会在袁崇焕弹劾自己的时候,他也弹劾袁崇焕呢?所以袁崇焕只能是先斩后奏。
而且袁崇焕斩杀了毛文龙之后,最开心的还是后金,毛文龙即便这个时候只有两三万人的军队,他对后金的牵制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但是没有毛文龙的牵制,三个月后后金的大军,就已经通过绕道蒙古兵围京师。因此袁崇焕之所以要先斩后奏,除了担心毛文龙提前知道消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担心崇祯会舍不得!
当时袁崇焕在斩杀了毛文龙之后,立刻给崇祯送去了一份奏折:《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这份奏折说的当然就是他斩杀毛文龙的事情,在奏折中袁崇焕对自己做这件事情,表达的心态是“战惧惶悚之至”,并且是“席藁待罪”!
袁崇焕害怕吗?他肯定是害怕的,毕竟他做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都没有给崇祯打招呼。因此他等着领罪,一方面是先认错,另一方面他真的担心迎来崇祯的怒火。崇祯看完奏折之后,表现出的是“意殊骇”,这说明崇祯知道这件事情后,是非常震怒的。
但是崇祯却没有责备袁崇焕而是嘉奖,因为袁崇焕在东北的重要性比毛文龙要高。而且现在毛文龙已死,崇祯只能是依靠袁崇焕。所以崇祯必须要嘉奖袁崇焕,给这个大将军吃个定心丸,对他做的这件事情表示支持,以免再生变故。
其实这两元大将的被斩杀,代表的是大明的一步步衰落。毛文龙是在崇祯二年的时候被斩杀的,这个时候魏忠贤,刚刚被崇祯打倒,毛文龙是魏忠贤的人,毛文龙的死代表魏忠贤余党被清除。魏忠贤使用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能力,但是贪财之人。
袁崇焕是被崇祯自己斩杀,两元大将去世代表的是,崇祯年间因为党争去世,和因为崇祯心浮气躁去世的大将能臣。同时也代表了大明实力的一步步减弱,是明朝覆灭的预告!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