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七夜不下火线

2020-02-09   恩施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冉运芳 通讯员彭清慧 田杰

“在雷神山7天7夜,脚板里戳钉子也不下火线。”2月6日清晨,建始县高坪镇8位村民从雷神山战场归来。

农历正月初四,他们跨越500多公里,火速奔赴雷神山一线,与万千工友一同鏖战。

“接到任务,心里一股热血往上涌,想立即赶往武汉,为打赢这场‘战争’出一份力。”33岁的何峰家住高坪镇石垭社区二组,他以前在中建三局做事。农历正月初三,他接到中铁三局的电话邀请:“疫情战役十万火急,要求7天完成雷神山医院建设,因你具备木匠、电焊、吊装、开叉车等多项技能,眼下技工奇缺,请你一定支持,邀约数名技工前来。”

听到老公电话响个不停,何峰的妻子曾荣听出了名堂,抢下手机跟他理论:“家里有老有小,小儿子才1岁多,你不吭声不商量自作主张,有没有想过后果?万一染上病毒怎么办?”“千次万次都听你的,这次我说了算,那么多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可是病人数量还在增长。中铁三局认可我的技能,我必须要去尽一点微薄之力。”

曾荣从未见老公态度如此强硬,这是铁了心要去,她只好软了语气:“这么危险,咱们夫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去一起去,要么你就别想去!”

于是,夫妻俩把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与另外6名技工一起于农历正月初四一早赶往雷神山建设工地。

“俗话说神仙也有打盹的时候,但在雷神山真的很难有时间睡觉。我们做的技术活儿,上工地的头两天,每天睡两三小时,后来几天基本很少休息,初八那天连续工作24小时。”工友周永东说。

“对于我们来说,板房、水泥管都是床,吃饭、等车的间隙,常常靠着就睡着了,但马上又会被旁边的工友提醒,手上的事情还没做完,下一批又布置下来了。”何峰说。

“第一天就差点累趴了,我没有技能,主做杂事,要‘见子打子’四处奔跑,一天走4万多步,脚肿得跟发糕一样。”曾荣说,“每天身边都会多几个不熟悉的外地口音,虽然彼此不认识,但都格外团结,因为所有人的目标一致:医院提前一分钟完工,病人就会早一分钟获得救治的希望!”

“工地上人来车往,第三天加夜班时,我的右小腿被吊装的活动板房撞了,一直肿到腿窝。”石垭社区一组罗善迪说。

脚板里戳钉子也不下火线。高坪“出战”的8人中有3个“伤兵”,工人万明新的脚板里戳进两颗铁钉,但即使钻心地疼,他也不打退堂鼓。

8人小组技能多样、做事麻利,几次接受媒体采访。

领队何峰开叉车,被工友拍成抖音发到网上,获得50多万人点赞,10万多跟帖。

“我们的工地被称赞为‘最拼工地’,我们暗暗地攒紧了拳头:要血战到底!”工友黄光艮自豪地说。

2月5日晚,高坪镇石垭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治泽接到何峰的电话:“我们8人正在从雷神山建设工地回来的路上,在工地每天要测量10来次体温,虽然都正常,但还是不可大意,有没有条件找个地方让我们隔离14天?”

高坪镇党委、政府得到消息,即刻给他们准备了一封告知书、一封防疫信、一个慰问红包、一份隔离指南、一盒口罩、一支体温计、一瓶消毒液、一个入住酒店、一支防控保障队伍。

“只有一件事心里不安。”原来,工友万明新、罗善迪的女友分别从外地到建始来过年,结果只能天天在家等候。但两人说:“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有幸上前线出一点力,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