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伤害过你感情的人,到底教会了你什么(一)

2023-02-15   心灵深处艾闻

原标题:那些伤害过你感情的人,到底教会了你什么(一)

作者:艾闻(情感自媒体人)

对于遭受过感情伤害的人来说,有一句话一定听过,“感谢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没有他们的伤害,也就没有自己后来的坚强和成长”

对于这句话,解读的视角很重要,伤害会促进一个人的成长,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并有机会来改变自己,这是我们能够赋予伤害正向价值的地方。

那么,在遭遇了感情的伤害之后,我们应该学会那些东西呢,或者说,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今天开始,我们来深入谈论一下这个话题,跟随艾闻,一步步解读这个深刻的成长历程。

一、能够区分懦弱和宽容,学会了对伤害说不。

面对伤害,有一门功课是需要做的,那就是学会区分自己的行为,到底是懦弱,还是善良。

善良和懦弱,在形式上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一种退让,忍耐,但是,二者的性质是有根本区别的。

懦弱的退让,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说到底是“没有办法”,是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也就是指望着对方不要再伤害自己,以此作为结束伤害的唯一之选。但事实上,对方面对你的懦弱,往往只会更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而自己对应的也只会一退再退,这样的模式,最后的结果通常都是丧失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比如,在那些遭遇感情背叛的情况中,这种懦弱的情况就很多,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和伤害自己,而自己无法摆脱,也无法反抗,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指望着对方能够良心发现,但结果却是相反,对方得寸进尺,而自己只能不停退让,最后不断“失守”,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如果一个人都无法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可能幸福的,他所每天要面对的,都是自己其实不接受的,是不断给自己制造痛苦和伤害的事情,长久积郁,极度内耗。

事实上,很多人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无能为力的背后,其实就是懦弱导致的,但是,我们面对自己的弱点的时候,有勇气面对并且有能力改变的情况其实并不多,我们通常会给自己寻找另一种解释,比如,把自己的懦弱当作善良,把不断的退让视之为自己的宽容和大度。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需要内心的平衡,我们不希望自己陷入极度的自我否定中,这是一种人的本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机制。

然而,如果我们不能正视问题的本质,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也无法解决问题。

关于懦弱和宽容的区别,有一个形象的例子:

一个人打了你一巴掌,你不敢还手忍下来了,这就是懦弱;你敢还手,并且有还手的能力,但是,你没有打回去,而是一笑而过,不计较,这就是宽容。

所以,面对对方的伤害,自己有没有还手的能力,自己有没有不受对方伤害的能力,自己有没有反制对方的勇气,有没有堂堂正正表达出,你要再如此,我就翻脸了的勇气和底气,这是关键性问题。

如果能够区分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到底是懦弱还是善良,在这个前提之下,才能解决好后续的问题。

如果看到自己的本质其实是懦弱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就是要增加自己避免伤害的方法。这个道理就像,你碰到一个恶棍,他总是见你就打你,你现在打不过他没有关系,因为你还弱小,或者说,你还不习惯打架,所以一开始你退让,只能任由对方欺负自己;但是,你要慢慢开始练功,不断增强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对抗中,提高自己反击的能力,最终,能够打成平手,乃至反杀对方,到那个时候,对方才不敢欺负你。

退一步而言,如果自己确实不习惯对抗,不喜欢冲突关系,或者说,自己再如何练功,还是打不过对方,那么,自己也要学会离开这种永远只会伤害自己的人——最怕的选择是,指望对方突然顿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很多人之所以不断遭受伤害的根本,就在于,你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不是寄托在自己身上。

切记,远离那些只会伤害自己的人,这是面对伤害的时候,必须有能力作出的选择,如果这个选择的能力都不具备,那么,试图结束伤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到正题,面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如果我们经由对方的伤害,而让自己具备了反击或离开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这种伤害,如果没有这样的伤害,我们也就没有机会锻炼出自己的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