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炎热
和暑假的到来
小朋友们总爱去泳池、海边玩耍
每年此时都是儿童溺水意外高发期
各种令人痛心的意外也屡见不鲜
就在前天,事发厦门海沧湾公园
一8岁男孩被海浪卷走
最终...
正值退潮时段
男孩海边玩水不见了
“救命啊,快来救救我的儿子……”
6月23日傍晚6点半,宁静的海边,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发出呼救声。
当天下午,她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在海沧湾公园海角9号附近海边玩水,丈夫刚把小女儿抱上岸边仅一个转身,8岁的儿子就不见了身影。
正在附近巡逻的海沧区吉红海上救援队成员、厦门六旬退役老兵黄新红 立即指挥队友赖国生, 冷静应对、展开救援。
via:摄图网 图文无关
在男孩父亲指认下,他们很快锁定孩子的身影。此时,男孩已被海浪卷至距离岸边150米远的海域中央,该处海域水深达5至8米。男孩虽穿有救护衣,但面对突发情况,显得惊慌失措,不断挥舞手臂呼喊求救。
此时正值退潮时段,潮汐力将男孩不断“吸”向大海深处,每耽误一秒,危险就增加一分......
经过5分钟全速冲剌,黄新红顺利抵达救援目标,协助他骑上救生棒,一手抓住救生棒,一手奋力向岸边游去,和队友赖国生两人合力将男孩护送上岸。
经过奋力营救,黄新红(右一)和队友赖国生(左一)成功将男孩护送上岸
一场风波,所幸虚惊一场,获救男孩家人买来饮料,向黄新红和队友表示感谢。
获救男孩家人买来饮料感谢,右一为黄新红
据了解今年60岁的黄新红,经常参与海沧湾水域巡逻劝导、救援及环保行动。端午节期间,他和队友共参与处置2处险情,救援3名落水者。
近年来,他所在的海沧区吉红海上救援队,累计救助受伤游客60余名,成功处置海上险情500余次。
给黄新红英勇行为点赞
但这些落水的数字
让人触目惊心
大海迷人又危险
尤其中高考后的暑假
遇难事故,屡见不鲜
两人夜晚海边游泳15岁少年溺水身亡
6月14号晚上10点半左右
海南省澄迈老城附近的一处公共海滩
一名15岁男孩在下海游泳后
不幸溺亡
事发当晚,由辖区公安、消防、应急等多部门组成的救援队伍,正分别乘坐救援艇,在事发附近海域的海面上反复巡查,寻找着溺水人员的身影。
澄迈县老城镇盈滨应急救援队 队员 吴多高:当时接到任务就是(14号晚上)11点左右,(说)两个人去游泳,一个人失踪了,我们就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搜救。
经过近12小时的彻夜及搜救,溺水人员于15号中午11点左右被找到,发现时已不幸溺亡。
经确认,溺亡者为一名15岁男性。据介绍,14号晚上10点半左右,溺亡者与另一名17岁的同伴,结伴来到码头附近的公共海滩下海游泳,可随后,这名17岁的同伴发现了异常。
澄迈县老城镇盈滨应急救援队 队员 吴多高:(当时)两个人进去游泳,看到他的伙伴就向他求助,之后伙伴就去叫人,在回来就找不到人了,从他那里口中了解到的是,溺水的那个不会游泳。
该区域为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共海滩,但由于其海岸线周边,并未设置可供游客下海游泳的海滨浴场,因此,沙滩旁也设置了多块禁止戏水、谨防溺水的警示牌。而这片看似平静的海边水域,实际上暗流涌动,极易发生溺水事故。
澄迈县老城镇盈滨应急救援队 队员 吴多高:它这个岸边水域是有暗流的,戏水时你前一脚可能才到你的那个脚踝,下一秒可能水就没过你的人了,不管你会不会游泳,遇到暗流的话,都挣脱不了。
游客A:这片水域很复杂,有暗流在里面,不要下水,注意安全。
游客B:我们知道,在没有沙滩救生员的情况下,我们不要下水自己去游泳。
游客C:虽然这一片是开放的区域,这个海滩,但是大家在海滩上走走就可以了,下海是绝对禁止。
其实
在海边溺亡的事故
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每年暑假前后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据今日头条号魅力岛城报道
6月7日,青岛市黄岛区艾美酒店南面海域
一市民溺水身亡
2023年6月1日
一名孩子在大梅沙不幸溺水
溺水男孩年仅11岁,是跟着家长一起来的
2023年5月31日一天
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
连续发生了8起溺水事件
2023年4月17日,在福建厦门集美区
一女子带着孩子在挖花蛤时不慎落海
当地消防工作人员称
大人被找到时已死亡
但孩子仍未找到
2021年8月14日下午
17名游客自行来到福建一海滩
游玩时不慎被卷入海中
其中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6人获救
暑假是中小学生们注意安全防范的重要关口,近期各地发生中小学生溺水时间相继发生,这些都是沉痛的教训,应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共同监督与关注!
关于孩子“溺水”的真相
你一定要牢牢记住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这不是一组冰冷的数据,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累积出来的悲惨实事。
类似的悲剧屡屡发生,再次提醒,暑假即将来临,家长们千万要看管好孩子,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但是关于“溺亡”
你真的足够了解吗?
这个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
它的“真面目”
或许足以颠覆我们的认知
绝大部分人关于溺水的误区:溺水的人会呼救,会挥手大喊,会使劲扑腾,总之,会发出求救信号,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但其实,人真实的溺水状态完全不是如此,尤其是孩子。他们不会呼救,他们不会使劲扑腾,他们也不会挥手。和电视剧里描述孩子溺水会大声呼喊的画面,截然不同。
在周边人看来,处于溺水状态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异常。他们会站立,头微微仰着,双手在水里划动,就像在潜水玩一样。
但孩子溺水的真正状态,就是不会呈现什么异常状态。
有一位网友曾总结
孩子溺水的几种特征
第一,孩子在溺水状态时,不会折腾,而是安静地站立在水中,半仰着头,意识模糊。
第二,孩子戏水一定会发出声音,只要孩子突然安静下来,大概率是出现了问题。
很多宣传孩子溺水的公益漫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一边往下沉,一边呼喊救命。这是假的。
孩子溺水时,很难发出声音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无法判断孩子是否有危险,就看他是不是在水里手脚挥动、玩得开心,如果安静,不说话,立刻下水救人。
另外,孩子在溺水时要注意,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呛水,第二个过程才是溺水。呛水过程中,孩子会扑腾,会在水里起伏。这个过程很短暂,但并非没有。父母如果细心,观察到了,迅速把孩子救上来。
呛水过程后,孩子慢慢下沉,肺部进了一些水。这个时候,呼吸系统会控制人体。孩子会拼命仰着头,把头伸出水面外,以求能呼吸到氧气。这个时候,孩子进入“无声溺水”阶段。
他们不会呼喊,不会叫,不会扑腾。你看着像是在玩水,其实正在下沉,慢慢死去。
处于“无声溺水”阶段的孩子,非常危险,一旦肺部进水过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后果非常严重。
所以,再次提醒父母
暑假来了
孩子们肯定一窝蜂下水游泳
切记注意三点
第一,孩子游泳,父母必须要跟随看护。这是责任,作为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责任。
第二,游泳时时刻关注孩子,只要发现孩子安静下来了,大喊一声,如果没有回答,立即下水去救。当然,也希望大家在游泳时可以多留意下周边的孩子,一旦发现孩子表情不对,马上出手救援。
第三,游泳结束后,不要轻易掉以轻心,发现孩子有不适,立即送往医院。
如果可以,请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
没有大人,不要私自或结伴下水。不要野泳。不去陌生水域玩耍。
如果可以,请那些河道池塘的管理者,不要只是冷冰冰地写上“禁止游泳”的警告牌,而是尽可能写上:
此处曾经淹死过人、此处有溺亡危险,并附上打捞现场的照片。 这些东西比单纯的几个文字更有震慑力和冲击力,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安全教育上,每一次教训,都是以血淋淋的生命为代价。
孩子脑中的警钟,该由我们时刻敲响,而不是以身试错。
孩子的生命,牵系着一个家庭的命运。
别让一时的疏忽,酿成最大的惨祸。
最后,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地长大,平安顺遂地过完这一生!
▍整合来源:来源于厦门日报、直播海南以及网络,编辑:陈狐狸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务支持:瞿燕飞律师/王欣律师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先看后赞,人生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