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被撞学生妈妈身材的,是人吗?

2023-06-03     视觉志

原标题:议论被撞学生妈妈身材的,是人吗?

儿童节前一周,武汉一个7岁的儿童冤死校园。

孩子的妈妈悲痛欲绝,想向学校讨一个说法,却遭受近一周的网暴。

儿童节第二天,孩子妈妈操办好孩子的后事,自高楼一跃而下,随孩子去了。

如今,那个原本圆满幸福的三口之家,只剩下濒临崩溃的孩子爸爸。

2023的儿童节,这场牵动人心的悲剧让人心碎又心寒。

可最恐怖的是,有人还不打算放过那个爸爸。

孩子的头七刚过不久,可这场悲剧,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5月23日下午13点50分,武汉市汉阳区弘桥小学月湖校区,一个年轻的刘姓老师走向车位。他看到一个小男孩蹲在车前,就让孩子离开。随后,他进入车内,发动车辆。

而孩子并没有离开,他只是蹲在司机的视线盲区。那天,刘姓老师开车压过孩子的头——二次碾压。

学校紧急通知家长,孩子的爸妈匆忙赶来。肇事者解释了经过,孩子的爸爸崩溃地想打人,被痛苦的孩子妈妈拦住。

孩子妈妈痛不欲生,她绝望地喊:“他(肇事司机)从孩子头上轧过去了,轧的脖子。”

可她还在用最后的理智拦着丈夫打人。

事发后,两个校长免职,肇事司机被抓,学校迅速谈赔款,一系列操作官方又丝滑。

从始至终,两位老师、班主任、校长,没有一个人对死去的孩子说过一句对不起。

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拉上条幅,每天坐在学校门口。她镇定地发声,她说,要一个公开的道歉。

事情迅速发酵,亿万吃瓜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人们看到视频中,孩子妈妈妆容精致,美丽优雅。她穿着得体的套装,脖子上挂着工牌,耳朵上有一副珍珠耳钉。

有人说,她脚上的鞋是奢侈品,疑似Gucci。

于是评论像十级大风一样吹向她,很多人先看脸,并上升阶级矛盾:

“我是来看身材的。”

“身材高挑还穿高跟鞋,美滋滋。”

从看脸顺利上升到荡妇羞辱、质疑人品:

“长这么好看,是不是做那个啥的?孩子死了是报应!”

“怎么说话这么镇定,还穿那么贵的鞋,一点看不出悲伤。”

事发后没几天,有自媒体杜撰报道:《武汉小学生被碾压身亡事件,以260万结案》又炸出一群没心肝的混账:

“260万啊,(孩子的爸爸妈妈)做梦都会笑醒!”

“你想拿到的钱已经拿了,下一步该去开直播了。”

那些天,只要他们打开手机,就可能看到鄙视和斥责:

“不依不饶,有理变无理,不同情。”

“肇事老师那么年轻,都道歉了,还想怎么样”

好的,你们说什么都对,被害者活该有罪。

孩子妈妈穿整齐的工作服上班,突然被喊去学校就是早有预谋的炒作。

日常化妆就代表她不难过。

穿着Gucci见到孩子的尸体就是贱人。

她就该生完孩子吃成300斤,披着麻袋出门,扯乱头发,嚎啕大哭,再拿上赔款,一言不发。这样她就足够悲惨、足够难过、足够让人同情。

谢谢,她不需要。儿童节的第二天,她绝望地抛弃了这个冰冷的世界,留下崩溃的丈夫。

她的行为,换来了网暴者们又一轮高潮:

“我觉得是老公把她推下去的吧。”

“260万到手,又可以娶个年轻美女了。”

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人,披着人皮,却没有人类该有的同理心,只想把别人往死路上逼。

没有同理心不是罪,随便说两句风凉话也不是罪,这是很多网络喷子的想法。

可语言从来都是武器。88年前,娱乐圈顶流小花阮玲玉自尽,留下一句“人言可畏”。当时,鲁迅为她写下一篇文章。

他说新闻记者有一点坏习气, 对于女性,尤喜欢加上些描写,要发挥才藻。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他还说,舆论将受害者画得满脸花,没法洗刷。受害者没有话语权, 有冤无头,有怨无主,故而人言可畏。

鲁迅说得中肯,当代人只觉得故事遥远。

88年后,文明进步了十万八千里,人人都能做“新闻记者”,没想到竟然继承了88年前的旧疾,聊到新闻中的女性,依然是大腿屁股,奇淫放荡,依然是恶意揣度,毫无同情。

且不说这个七岁孩子的妈妈,就看这两年的网暴新闻,哪一条不是惨不忍睹,以人命为代价。

去年4月,一位家住虹口的上海女孩因为疫情被隔离,不能去照顾青浦区的父亲。老人身体不好,日常三餐都靠女儿送。

女儿既然不能出门,只能烧好饭菜、备好干粮,同城快递。

当时运力不足,快递无人接单。一个热心的叮咚买菜小哥答应帮她送菜,用了好几个小时才送到。

女孩感动不已,通过微信,支付宝,甚至网银给小哥转账,却都被拒绝。她只好给小哥的手机充值200元话费,又还发了朋友圈表达感谢。

没想到这件事就发酵了。

“200,善良这么廉价吗?”

我虽然穷起码也会给个500。

大规模充斥在评论区的指责让女孩懵了,她解释,无效,私生活也被扒出来:

“有钱网购、抽王者水晶,这回没钱了?”

被网暴3天后,这个孝顺父亲、已婚已育的女生,抛下父亲、丈夫和7岁的孩子,从32楼纵身跃下。

她是被逼死的,可是冤无头债无主,她不知道该恨谁。

不能瞑目。

而她的悲剧,同样是冰山一角。

2023年2月,24岁女生郑灵华被长期网暴后离世,网暴原因是“染着粉色头发去看爷爷,被造谣是陪酒女”。

2021年10月14日,抑郁女生“罗小猫猫子”在网上直播,在一群观众的起哄怂恿下,当场喝下一瓶农药,次日离世,死后无人道歉。

2020年12月10日,抗癌女孩“卡夫卡松饼君”在接受长期网暴后失去求生意志,绝望离世。网暴理由是“怀疑没病,立人设”。她走后,有人喊“死得好。”

每次出现网暴新闻,评论区就会有人分辩,说网暴者并不知道自己在作恶,只是以为自己随着别人说了两句不好听、不过脑子的话而已。

真的吗?

那下次说话的时候,麻烦想一想,自己到底是猪还是人。

罗翔的名言:猪是顺从自己的本性而活,但是人不应该完全顺从自己的本性而或。人有高尚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我们不能顺从自己邪恶的一面而活。

舆论自由没有错,但是用语言放任邪恶就是大错特错,不配为人。

同理心这种东西很高级,人有,猪没有。

网暴新闻让人心寒,但深究“真相背后的真相”,更是令人胆寒。

早在几年前,人民网就曾发文告诫大众:网暴有组织,并非单纯的个人发泄行为。

“流量就是金钱”的今天,早已有类黑社会型暴力顺势渗透倒灌网络,有组织、群体化、利益化规模搞事情,将网暴变成产业。

这样一来,网暴事件变成更加恶性,不仅时间被大幅拉长,而且已很难“网络事网络毕”。

施暴及策划者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情绪发泄,而是有着各种利益诉求,制造舆情,诱导大众。

寻常人看来,网暴不过是“一人一句恶言”的小恶,但表面的小问题之下,是魔鬼的冰山。

如果寻常人真的遇到有组织的网暴,肯定会觉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唯愿世界上有鬼,有报应。

可我们生而为人,不必把反抗的机会交给鬼神。

网暴抓不住肇事者,如同没有实体的邪风,那我们就该自己有定力。这不是喊口号,详情请参考人间最强悍母亲——江歌妈妈的故事。

2016年11月3日,中国女孩江歌在日本留学期间遭其室友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案发后,明明有过错的刘鑫拒不承认过错,同时,许多支持刘的粉丝通过造谣等方式污蔑江歌,刺激江歌妈妈江秋莲。

多年来,江歌案的审批困难重重,紧张缓慢,江妈妈持续被网暴,压力巨大,支持者们都怕她倒下。

可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江秋莲不但没有因为网暴和女儿离世自杀,反而愈战愈勇。去年,江秋莲诉刘鑫案二审大胜,今年,她又把网暴者送进监狱。被告人林礼国获判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

法院宣判后,话题上热搜后,部分网民又开始骂江秋莲。而江秋莲在微博中说:

“他们骂我,我投诉到平台删除,他们就说我捂嘴。既然捂不住他们的嘴,想骂我就骂吧,反正那些人也不怕坐上被告席。”

为这个强悍的妈妈点赞一百次!一边为孩子伸冤,一边捎带手将网暴者告上法庭。很多人说这就是为母则刚,其实我们足够强悍,大家都团结起来,帮助受害者发声,就有足够的力量反抗暴力,最终让龌龊者安静如鸡。

我们更该有信心:互联网亦非法外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会持续进步,制度将一再完善,人们最终不会也不能再用语言杀人。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唯愿人人坚强勇敢,人人心有善念。

3 / Jun / 2023

监制:视觉志

策划:逗逗龙

编辑: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7473046d466fb043f7751300a56ea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