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32级,女版高加林“许小萍”出现——她在1987年参加高考,录取后被高中班主任的女儿“偷”走了录取通知书,一直到1990年到银行办理银行卡才发现疑点。
因为在报纸上看到高加林记者的名字,她在派出所报案后,又到上海大众晚报找高加林申冤,高加林就此对“首例高考冒名顶替案”展开调查,没想到,这一调查,就查出了自己的“同病相怜”……
那些盼着“高双星得到应有惩罚”的观众,马上会心愿得偿。
另一方面,巧珍也得到了人生当中最华丽的礼物:付阿婆把上海的房产赠予了她(虽然她把大部分房产捐给了上海孤寡老人,但总算留了一间阁楼给自己)。
珍珍面馆开的如火如荼、莹莹也在上海上了小学……无论如何,巧珍能把根扎在上海,真的要感谢付阿婆这个贵人。
《人生之路》有一个特别“正”的人生逻辑:或许命运会“捉弄”每一个人,但只要努力生活,也注定会遇到改变命运的贵人。
比如,没有面馆老板娘姚阿姨,高加林就拿不到报社的录取通知书。高双星如果遇不到陈秀礼,根本不会留校,更不会有后来的前途……
那么谁的贵人最厉害呢?今天咱们就来个《人生之路》贵人大比拼。
高加林虽然是被命运捉弄最惨的那个(高考被替、教师被开师、通讯员被举报),但也是贵人最多的那个。
这个设定也比较符合客观现实——鹤立鸡群的人比较招恶人嫉妒,但才华出众也会招善良的人喜欢。
高加林“县通讯员”的职务被撤之后,景老师对说的那番话,可谓振聋发聩。
景老师问他,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都走不出大山。高加林沮丧地说,可能是老天爷不想让他走出去。
景老师笑了,告诉高加林:
“是因为你还没有实力去闯外面的世界。上天不会接纳一个除了抱怨,啥都没有的人……当你吃的苦、受的累,摔过的坑、错过的路都转化成为成熟和坚强,那个时候你才有资格去闯世界,才能面对你向往的远方。”
每个人都会面临失败,失败的概率不是50%,其实是100%。不同的是,人们如人可对待失败。有人继续努力,有的人选择了放弃,这才有了不同的结局。景老师让高加林继续磨砺自己、坚持努力,足够成熟的时候,那个未来一定会来。
可高加林还是很迷茫:“那我应该坚持啥?”
又是景老师一语点破:“文学啊!文学创作就是你的使命。”
所谓人生导师,就是给一个人指明人生方向之人,景老师当之无愧。因为他信了景老师这番话,高加林才继续坚持写作,获得了文学类大奖,这才遇到他第二个贵人陈方明。
陈方明当年来高家村做调研时认识高加林的,那时他约加林上海再加遇,没想到一语成真。
陈方明毫无保留地为高加林出谋划划策,让他也去考记者。
陈方明这个贵人的人设,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人生处于关键时刻,视野和信息有多重要。
高加林根本不知道“人才流动”“公开招聘”这些新政策,陈方明的分享,于他无异于“久旱之地逢甘霖”。
但是加林仍不敢置信:
“我是农村户口、没有单位,不是上海人,也可以考吗?”
陈方明再次明明白白坚定他的信心:“当然,只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
在考报社这件事上,除了陈方明起到了大作用,林总编也功不可没。
学历低和农村户口,让报社其它领导对高加林不看好,但林总编偏偏爱才如命——反而因为高加林的 “低”,看到了他的进取和潜质,力主他进入报社。
(唉,这真的让小编想到早年当记者时,也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姓孙的总编,他因为看好我考卷中最后的一篇文章,增加了一个录取名额,让我在2002年走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10年的记者路,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人生当中的贵人,除了帮你指明方向、铺平道路,更重要的是,他会坚定你前行的信心和努力的决心,并在你最寒冷时给你温暖。
高加林遇到的小面馆老板姚阿姨,就给了他这样的温暖。一个“土包子”初到上海,即陌生又害怕,是姚阿姨的热心和关心,让他感受到上海的烟火气,上海也成了一个亲切的地方。
况且如果没有姚阿姨给他送信,高加林可能真的会错过报社录取。姚阿姨拿着录取通知书急火火地到旅店找他的样子,让人感动。
当你的世界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陌生人”,他愿意以一颗纯良之心无私地为你着急、关爱着你,他瞬间就能把整个世界点亮。
从客观的角度讲,高明楼害了高加林,也折磨了高双星——他让自己的儿子成了罪人,一辈子受到良心的谴责。
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没有高明楼的这个“缺德决定”,他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来到大城市,过上现在这样“大学老师+迎娶本地女”的生活。
为了让儿子留在上海,高明楼承担了一切,包括儿子结婚没邀请他,他也没有怨言。
只要让儿子走出“土坷垃”,他死了也甘心。
我们可以谴责高双星“偷走了加林的人生”,也可以骂“高明楼的恶”,但对于高明楼对孩子的爱却不能否定,人性和道德的天平永远无法平衡。
严格来讲,高明楼就是高双星的第一个贵人。
高双星第二个贵人,也是他的亲人,他的妻子陈秀礼。
秀礼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帮双星付帐,这大概也暗示着,未来她得为双星的欺骗“埋单”。
对于双星农村人的身份,秀礼从来没有歧视和质疑,反而从心底里同情他、信任他、欣赏他、尊重他。
高双星何其有幸娶到陈秀礼?是陈秀礼,让他尝到爱情的滋味,让他学会规划自己的事业和学业,是陈秀礼给他奋斗的动力,让他能立业成家。
虽然双星冒名顶替的真相被揭露后,秀礼可能会与他离婚,但双星过去这一段人生经历,却足以温暖慰籍他的余生了。
刘巧珍能在人生的末路遇上付阿婆,是她不幸人生的“圣光”,也是对观众的救赎。
巧珍太苦了,她以赤子之心待高加林却被加林抛弃,当她去过“匹配自己的人生”,女儿又生怪病,丈夫马栓出车祸死亡。
好在好在,此时她遇到了付阿婆。
付阿婆其实和巧珍是很像的人,她以赤子之心对待外地逃婚出来的保姆,替她治病、教她识了字,帮她成家,甚至生了三个孩子后,还挤在付阿婆的家里生活。
可是,文革期间,这个保姆恩将仇报,带人来抄了付阿婆家(估计是想抢房产),还打断了付阿婆先生的腰。后来付阿婆的先生、儿子先后去世……这些过去都是阿婆心中难以平复的痛,所以才把心上了锁,表现得很苛刻,成了别人眼中的“怪人”。
巧珍的到来,让付阿婆把“心锁”打开了,她发现,巧珍和她是一样的人——她们美好、善良、深情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无人可知,无人可懂,无人可承载。
她们对人有超乎寻常的信任,她们金子一般的善良在普通人当中也不多见,因此才会“木秀于林,必被风吹。”
相似的心、相似的遭遇,让这对隔辈人产生了“母女情”,所以付阿婆去世后,才愿意把房子留给巧珍——大概对付阿婆来说,巧珍就是她生命的延续,付阿婆愿意看到巧珍幸福。
巧珍呢?也从付阿婆身上得到了力量。
如果说,马栓给了她如珍似宝的尊重、莹莹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那付阿婆则教会了她如何坚强而美丽的活着。让巧珍相信,善良的人终会有最好的回报。更让巧珍在一定程度上参透了生死。
因为付阿婆这个贵人的“加持”,巧珍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双丰收,成为《人生之路》里最早实现了经济独立和事业独立的角色。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看巧珍的成长之路,会发现,她原本就是几位男女主当中最为优秀的——
当年高加林还虚荣,不脚踏实地时,巧珍早就接受了不公命运,当起家里的顶梁柱,供妹妹上学、开起了拖拉机——她内心敦厚、善良。
当黄亚萍从别人的手里抢爱人、两次抛弃高加林时,她却愿意为了高加林的前途,扔掉纱巾、主动放手。——她的格局更大。
当高双星偷着别人的人生,小心翼翼地为留在上海让爹受委屈时,巧珍却安慰着马栓“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开导着付阿婆“咱只想着当下过好”。——她更通透,不为物所累,活得自由自在。
所以,巧珍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她能成为《人生之路》里人生最大的赢家,是因为她本身就是本剧中,最有力量的人。
她是自己的最大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