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本月3日美国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东部脱轨,随后现场出现大火。令人意外的是这条消息在起初居然没有任何关注度,也没有登上热搜。事发次日俄亥俄当地只有一些简讯报道称,在前一天确实有一辆脱轨后引发大火,导致“少量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警方将会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此事。当时美媒热炒的“中国气球事件”几乎夺走了所有的目光,鲜有报道火车脱轨事件。
消息提到,直到12日左右事发地俄亥俄州的环境状况已经出现了“灾难性危机”后,各大媒体开始注意到此事。由于事发当天附近的上千名居民已经被全部转移,有人重返现场后发现附近数十公里外的动物都已经出现咳嗽、腹泻、流泪、无食欲等中毒症状,才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随即又有知情人士披露8日当天记者埃文·兰伯特在报道此事时遭遇政府逮捕,美方则表示逮捕这名记者的原因是“强闯新闻发布会并威胁到政府人员的安全”,并非是为了封锁消息源。
随着关注度的升高,美媒和民间调查人士很快发现政府说辞中的两个很大的出入。其一是在美方政府的说法中火车因为脱轨引发大火,继而造成有毒气体不受控制地泄漏,当地警方赶到处理;2月13日现场附近的监控视频则显示,这列火车在正常行驶时已经发生了火情,此时距离政府所说的脱轨地点还有32公里。所以事情很可能是运输途中已经发生气体泄漏后续人为制造了脱轨现象,毒气所影响的范围也比公布的大很多。
其二是根本不存在所谓“少量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现场曝光图片显示在20节装载有毒物质的车厢中一半已经脱轨,包括5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已经处于极度不稳定和破损状态,随后所有毒雾都被应急部门释放和点燃,现场曾出现巨大的“蘑菇云”黑雾笼罩了很多地区。所以事故的责任方和严重性这两个关键因素上都出现了误导,环境保护人士表示如果按照事情发生的真实程度报道的话,这将会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的又一大环境危机,而绝非当地宣传的“一场小小的意外”。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事故发生后没有继续扩大和发酵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很多观点认为美国各大媒体也加入了“降热度”的计划中,导致泄漏事故的新闻源几乎被封锁,网络上也在进行各种限流,很多美国人至今仍认为只是一次“小事故”。对此有评论称:“可以想象如果事故发生在中国或者俄罗斯,美国各大媒体将会联合英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轮播;在这件事西方对环境问题具有异常灵敏的嗅觉,但现在事发地是美国俄亥俄州,一切都又变得正常起来,就像他们无视日本排放核废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