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报道,即将上任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22日晚在给欧洲议员的一份书面答复中表示,加强安全必须成为优先事项。她还宣称,欧盟必须做好准备,应对俄罗斯利用欧盟的开放社会,以及中国“部分地”利用欧盟。卡拉斯是爱沙尼亚前总理,6月被欧盟国家领导人提名为新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11月,欧洲议会将为下一届欧盟委员会成员举行听证会。路透社称,在听证会前,卡拉斯回答了欧洲议员们提出的问题。
不难看出,这位欧盟新“外长”这还没上台呢,就已经开始配合美西方的论调渲染炒作所谓“中俄威胁”了,在其上台后,不排除欧盟在对华问题上会有更过激的言论。有舆论就认为,卡拉斯的表态体现出当前欧盟受美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一边把中国往安全威胁方向塑造,一边把中国和其他欧盟认为越来越敌对的国家捆绑成一个集团。如果这一趋势继续,这会让本就已经遭受不必要冲击的中欧关系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舆论环境中。
这新领导人可不是一般人,她叫卡拉斯,是爱沙尼亚的前总理,这履历看着就挺唬人的。这卡拉斯一上任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上来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欧盟必须把加强安全作为优先事项,还特别强调了“中俄威胁”。这卡拉斯咋说呢,可能是刚上任有点兴奋,说话也比较直白,但这“中俄威胁”一说,就有点儿像我们重庆人说的“吃火锅,喊烫”,喊得是挺响亮,但真要细究起来,就有点儿“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了。
博雷利的言论,可以说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他即将卸任,自然什么都敢说。之前一直对俄罗斯言辞激烈,是政治需求,是他作为欧盟外长必须表明的立场,现在没有了职务方面的压力,就需要说一些实话。毕竟都看得出来,乌克兰没有获胜的路线,也没有获胜的前景,继续高喊着“战胜俄罗斯”,只会让自己沦为笑柄,所以需要把立场收一收,毕竟乌克兰现在都开始嚷嚷着谈判了,万一美国那边特朗普当选,就更不太可能继续打下去了。
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声明显示,投票中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声明说,欧盟和中国将继续努力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定、能够充分解决委员会调查所确定的损害性补贴、并且可监控和可执行。
欧盟这几年看着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得风生水起,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眼看着自家汽车工业被中国品牌“卷”得不行,就开始琢磨着怎么“限制”一下中国电动车的“嚣张气焰”。于是乎,他们祭出了“反补贴”这杆大旗,说是中国政府补贴电动车企业,导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价格更低,对欧洲车企不公平。这逻辑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就有点站不住脚了。中国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和环保转型,这跟欧洲各国补贴自家农业有什么区别?
德国作为汽车生产大国,第一时间对这一决策表达了反对意见,有人说,德国可不仅仅是关心自己车企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们也看到了中国电动车市场潜移默化中对全球市场形成的影响,可别忘了,大家都是“地球村”里的居民,这种贸易摩擦势必让所有国家都有“看热闹”的风险,可见,德国虽是反对,却也不敢轻易站队。再说中国,面对欧盟的强硬态度,咱们可不能一直“忍气吞声”,早些年,中国电动车在技术、设计、制造各个环节都在不断进步。
其实欧洲多家车企心里明白着呢,他们愿与中国加强合作,因为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厉害,市场前景广阔。他们可不想因为欧方这错误决定,错失大好机会。现在这局面,欧方是骑虎难下。内部吵成一锅粥,未来一个月或许还有政策调整的机会,但事态发展仍存变数。咱就等着看他们怎么收场!。中方企业也不含糊,多家企业把眼光投向新兴市场。像 BYD 就在巴方建工厂,这步子迈得稳当,不受欧方影响。
这场始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贸易风波,已经演变成一场复杂的国际博弈。10个投赞成票的欧盟国家,本想借此保护自身利益,却可能成为中国反制措施的主要目标。这场“以牙还牙”的较量,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古老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场贸易争端的结局如何,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国际贸易的棋局中,每一步都需要慎之又慎。毕竟,今天的“赢家”,很可能成为明天的“输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或许最好的态度就是保持关注,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