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为人臣者能当上帝师是一件十分荣誉的事情。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帝师,就清代而言,就有、朱珪、杜受田、翁同龢等著名的大臣。不过,还有一个人也是不得不提的,他曾历经三朝,是雍正、乾隆的老师,而且81岁的时候,又教授乾隆的皇子读书,此人便是徐元梦。
乍一听徐元梦这个名字,还以为是汉人。其实不然,他姓舒穆禄氏,字善长,满洲正白旗人。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进士,时年19岁,可谓少年得志。此后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侍读学士德格勒获罪,徐元梦受牵连被革职,这是他早年交友不慎的一次教训。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徐元梦东山再起,授命上书房行走成为皇子师傅。五十二年,晋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次年,出任浙江巡抚。五十六年(1717年)擢升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雍正元年(1723)晋大学士、户部尚书,八年,因在浙江巡抚任上失察吕留良获罪。乾隆即位后,授礼部右侍郎,四年,加太子太保,六年卒,谥号“文定”。
自康熙三十二年起,徐元梦首次担任皇子师傅。雍正即位后,与雍正元年命他“入上书房,课皇子读书”。乾隆即位当年,81岁的徐元梦又一次奉命“课皇子读书”。于是徐元梦成为康雍乾三朝的皇子老师。
徐元梦第一次入上书房,同事有张英、熊赐履、顾八代、汤斌等人,多为大学士、尚书、理学名臣,所教授的是皇太子胤礽、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等人,徐元梦讲授的是满文,不过与胤禛最密切的老师是顾八代。
雍正元年命皇子从师读书,徐元梦与朱轼、张廷玉、蔡世远等人为师傅,教授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但与乾隆关系最深的是朱轼。徐元梦前后担任皇子师傅,近半个世纪,是雍正、乾隆的师傅,如此经历,是清代绝无仅有的。他晚年的荣誉也正是当过帝师的缘故。
徐元梦以精通满汉文而受知于康雍乾三帝。他是汉文满文互译的第一把好手,朝廷重要文献都交给他翻译。康熙帝曾赞誉他:“在内廷行走之徐元梦,现今学翻译者,无能过之”。乾隆帝称赞徐元梦的翻译业绩:“兹当皇考龙御上宾,翻译祭文甚属敬谨。”
此外,徐元梦还参加了《明史》《清世宗实录》《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三礼义疏》等书的编写,并充任总裁、副总裁的职务。康熙晚年,皇三子诚亲王胤祉成立蒙养斋馆,兴修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律历渊源》,聘请学者陈梦雷、方苞等人,徐元梦亦被邀请参加。
徐元梦一生读书刻苦,还能不耻下问,经常与他人进行学术讨论。在蒙养斋馆研究经学时,常与方苞交谈心得。方苞是桐城派的鼻祖,与徐元梦交谈时有时不注意方式,显得傲气。旁边的人看不过去,责备方苞没礼貌,对待徐元梦这样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像是教育学生。方苞说徐元梦是真心探讨学问,我是诚心实意地说明,忽视了说话方式,不要紧。的确如此,徐元梦为钻研学术,根本不计较这些。
徐元梦临终的前一天,乾隆帝特为他发出上谕:“尚书徐元梦,人品端方,学问优裕,言行相符。历事三朝,初入禁近,小心谨慎,数十年如一日。谓之完人,洵属无愧。且寿逾大耋,亦廷臣中所罕见者。”
乾隆本来要亲自前往探视,但因举行庆典,故派皇长子永璜往视其疾。并说:倘若徐元梦病故,赏银二千两办理后事,命和亲王往祭茶酒,加赠太傅,准入京师贤良祠。由此可知徐元梦备受荣宠。也就是在一天,卧床不起的徐元梦叫曾孙递给他《论语》,看了好久才放手,当天便告别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