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领导在说服员工时,不仅通过理性的分析,也要通过刺激下属的感性来引导沟通,接受共识。在感性中,大家都有一个概念“物以稀为贵”,害怕失去某项东西比得到这项东西对人的刺激作用更发,一件事物的稀缺性会提高它的价值。这在工作中,也经常可以利用。小编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一下几种运用方式。
机不可失
通过告诉下属,如果放弃眼前的工作,以后就很难有类似的机会了,这样的发展机会,对于大多数追求上进的员工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这样说:
“我知道,你有很大困难,但是这次公司钦点的我们部门加班的就是你和我,这是一次很难得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
“我很理解你对于定的业绩目标的意见,但是我给你说,全单位范围内,你是少有的几个目标被定的这么高的人之一,这可是你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机会哟……”
这样的说服,不在于工作本身是否很有价值,而在于这样的机会很少,值得对方放手一搏。
机会难得
告诉下属,眼前的工作时未来一系列更好的工作的先决条件,错过了,以后即使有类似的机会,也会步步落后了,比如这样说:
“组织上调整你的工作岗位,是为了给你压担子,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在轮岗培训你……我当年可没你这样的好事”
“这次你代表单位去比武练兵,单位里没有额外的补贴,而且你的本职工作还不能落下,真是难为你了。但是一旦你在这次比赛里得了奖,明年就可以代表市里去省里参见比赛,届时,你的眼界会打开,会结识更多优秀的人,今天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这样的说服,重点不在于工作是否价值很高,而在于这样的机会是为了更好机遇的门槛,一旦越过了门槛,就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先机,值得对方去抓住机会。
通过这样的分析,表面上没有什么的工作通过被不同角度的赋予意义,变得“抢手”起来,下属在稀缺效应的影响下也容易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