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已有一扁担高了,刘禅还赖在床上懒得起来。
“我是怎么了?”刘禅自问,“是疏于朝政吗?”刘禅摇摇头,先皇留下的基业已千疮百孔,风雨飘摇,自己做梦都想重振雄风,以慰祖宗。
可自己为什么总是那么慵懒提不起精神呢?什么原因?对,是那双眼睛!那双自负而盛气凌人的眼睛,是那双眼睛让自己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皇上,该上朝了。”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刘禅卧榻旁突兀地响起。
刘禅打了个激灵,一骨碌爬起,他又看见了那双眼睛:“哦,是丞相呀,朕有点不舒服,丞相可有要事?”
诸葛亮并不急于回答,他看着刘禅穿衣束带,收拾停当后,才从袖中缓缓抽出一本奏章:“臣诸葛亮受命托孤,辅佐陛下,虽征战有年,现仍天下三分,臣愧对先帝,今愿再次率兵逐鹿中原,光复汉室。”
刘禅皱了皱眉头,苦笑了下,说:“相父为国为民,此心可嘉,只是,连年战祸,百姓苦不堪言,当前,嗯,朕觉得,还是休养生息,富国强民为上,不知相父意下如何?”
诸葛亮骤然变色,怒道:“圣上怎可如此短见?圣上乃汉室血脉,怎能甘愿偏安一隅?先皇在天之灵怎能安息?先主临终尝言:‘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禅闻言吓得面如死灰,喏喏连声,“相父息怒,一切尽听丞相安排。”
诸葛亮哼了一声,气咻咻地便往外走,斜了一眼正在伏案疾书的史官,折回身,一把抓过竹简,见上书“某年月日,亮斥帝于宫”,几下就扯得七零八落,然后回过头冷冷地说道:“蜀国从此不得置史!”
刘禅瘫坐在榻上,呆若木鸡。
待诸葛亮走远,宦官黄皓从帏幛后闪出,忿道:“他诸葛亮虽被尊为亚父,可仍是人臣,昔高皇帝向太公请安时,太公也离座称臣。这厮怎可如此坐大,不遵礼数,对圣上这般说话呢,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竟然左右史官!”
刘禅叹道:“话虽如此,可他是先皇托孤之臣,手握重兵,大权独揽,文武百官,皆唯其马首是瞻,无人可与其抗衡,先帝托孤重臣李严亦被其谪戍西川,朕其奈何?”
黄皓躬身奏道:“臣观一人,雄才大略,智谋不在孔明之下,因遭孔明嫉恨,一直难有作为。”
刘禅闻言,问道:“卿所说的可是都亭侯魏文长?”黄皓答曰:“喏。”
后主沉思半晌叹了口气说:“文长虽才,奈何孔明党羽甚众,权倾一时,其孤掌难鸣也。罢了,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吧。上朝!”
金銮殿上,文武参拜后,诸葛亮出班奏道:“臣诸葛亮自征讨南蛮后,休整一年,现粮丰草足,愿挥师北上,伐魏讨逆。”
话音刚落,太史谯周出班奏曰:“我国地贫人稀,物产不丰,国库空虚,岁岁征讨,民心思安哪!”
诸葛亮怒道:“庸奴,不思报效皇上,一味贪求安逸,是何居心?”
谯周应道:“魏国地处中原,地大物博,英雄辈出,且天下已三分有二,奈何不自量力,以卵击石哉?”
刘禅见他们面红耳赤,便道:“二位爱卿皆是忠臣,此事不必再争,丞相择日出兵便是。”
诸葛亮狠狠瞪了谯周一眼,朗声奏道:“陛下圣明,臣秉烛写下一篇《出师表》,呈请圣上御览。”刘禅答道:“呈上来吧,退朝。”
后主回到后宫不久,谯周求见,谯周看见散乱一地的奏折,便捡了起来,一看竟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谯周阅毕,怒道:“真乃乱臣贼子也,什么‘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他的丞相府也成皇宫了吗?什么‘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纯是任用私人,古来怀有异心者,无外乎结党于内,建功于外。其二者皆备,用意昭然若揭。”
“爱卿不用说了”刘禅道,“朕曾听说,其为学得兵法不惜娶了黄承彦的丑女为妻,黄承彦何人?乃刘表近亲。先帝之所以三顾茅庐,是听信‘得卧龙者得天下’啊!”
此后诸葛亮带兵连年北伐,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最后命丧五丈原。
噩耗传到成都,刘禅不觉精神一振,感觉身上仿佛卸掉千斤重担一般,当他正在盘算如何放开手脚,一展抱负时,却突然得到密报:马岱受诸葛亮遗命斩杀魏延。
后主哭道:“朕正是用人之际,丞相何苦毁我擎天柱,真欲亡我也!”
朝廷重臣皆是诸葛旧人,萧规曹随,一切和孔明在世别无二致。姜维乃孔明门生,承其衣钵,逆天而行,九犯中原,直闹得民不聊生,盗匪遍地。
终于,魏国出兵大举伐蜀。
蜀国百官惊慌失措,有的劝刘禅逃赴南蛮,有的劝投奔东吴,有的劝坚守城池,背水一战,等待姜维回师救援。
刘禅沉默良久,仰天长叹:“逃又如何,战又如何?国力困顿,举步维艰,气数已尽,朕不忍再看见将士流血牺牲,百姓流离失所了。什么光复汉室,天知道我父是不是高祖后裔?算了,降了吧。”
于是城头遍插降旗,突有人报称“五皇子刘谌杀死妻子及三个儿子后自杀”刘禅哭道:“痴儿,死则死而,何害我孙儿?”
降后,刘禅被魏主封为安乐公。一日,司马昭宴请刘禅,席间奏以蜀乐,蜀国旧臣黯然落泪,独刘禅泰然自若,嬉笑如故,令司马昭哂笑不止。问曰:“安乐公可思蜀乎?”刘禅答:“此间乐,不思蜀也。”
后刘禅去厕所,郗正也跟着进去,说:“司马昭再问你,你就说想家了,想回去。”
刘禅道:“此言差矣,司马昭乃当世奸雄,岂肯放虎归山,我若萌此意,其必起疑,坏我性命,不可。”
司马昭几番试探后,见刘禅确实没有回蜀之心,终于也就放心了。
晋太康七年,夜,刘禅把酒赏月,酒至半酣,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想起三国大战,你争我抢,耗费钱粮无数,尸骨堆积如山,到头来,刘、曹、孙皆成阶下囚,竹篮打水一场空。
唉,今朝有酒今朝醉。刘禅一仰脖将酒灌进喉咙,突然眼前一黑,接着轰然倒地,酒樽滚出一丈远。
清净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备注:本文转载于《青年文学家》,原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刘璞欣。
对于后主刘禅,历来同情者有之,鄙视者有之,三国时期的史料匮乏,无法一览全貌,也无法准确描述某个人物。
总的来说,刘禅的历史评价并不高,要想给刘禅平反,大概只有在各种穿越小说中才能做到。
推荐一本专门以刘禅为主角的穿越小说《扶得起的阿斗》,看作者笔下的刘禅如何大发神威。
简介:“此子聪慧如妖,我大汉当兴!”刘备举着小阿斗激动的说道。“刘阿斗不除,日后天下当为其夺之!”周瑜咬牙切齿。“十个曹植不及刘阿斗之文采,十个曹丕不及刘阿斗之治政才能。”曹操叹息道。“多谢少主救命之恩。”落凤坡下,庞统躬身行礼。“阿斗,你截杀吕蒙,樊城即日可下!”关羽站在樊城下说道。重生阿斗,扫荡天下,承昭烈之遗志,秉汉家之雄风,开万世基业!我为阿斗,天下我有!
更多推荐阅读:刘备死后,刘禅毫无顾忌地将权力给诸葛亮,他为何不害怕被篡位?
三国志:名将魏延之死的另类解读,跟刘备、刘禅混的时间太长了?
司马昭没杀聪明的后主刘禅,刘家后代却杀掉愚笨的晋怀帝司马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