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祥二次上市事件暴露出IPO制度的重大弊端

2023-10-12     皮海洲

原标题:浙江国祥二次上市事件暴露出IPO制度的重大弊端

原定于10月9日网上发行的浙江国祥于10月7日晚遭遇急刹车。当晚,浙江国祥发布公告称,因有关媒体报道,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发行人及主承销商决定暂停后续发行工作,待有关事项得到核实与澄清后再继续发行工作。

10月9日,上交所再次就浙江国祥暂停IPO发行相关事项答记者问,表示浙江国祥符合主板第一套上市标准,不属于同一资产再次上市。上交所表示,在前期审核中已关注到浙江国祥相关资产来自原上市公司*ST国祥的情况,并依法依规进行了严格问询把关。经审核,该部分资产的交易发生于2011年、2012年,收购时相关账面资产总额、2022年末相关固定资产净值占浙江国祥现有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5%和0.06%,浙江国祥已由原来的以商用中央空调为主,转为以工业中央空调为主,其业务与产品、技术与研发、人员与销售模式、实控人与管理层等已发生实质改变。同时,浙江国祥销售客户、供应商与*ST国祥基本无重叠。按照上交所的第二次回应,浙江国祥IPO并无不妥,浙江国祥后续上市有望得以继续。

实际上,浙江国祥IPO能够通过上交所的审核,通过证监会的注册,其符合IPO条件这其实是没有多少悬念的。别说上交所认定浙江国祥IPO不属于同一资产再次上市,就算是二次上市,但只要符合上市条件,一样还是可以IPO的。毕竟目前的IPO制度并没有禁止同一资产的再次上市,就像法律没有禁止离婚者再次结婚一样。所以,浙江国祥的二次上市暴露出来的就是目前IPO制度的一些重大弊端。

首先是对同一资产的再次上市问题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上交所的回应是目前的浙江国祥与来自原上市公司*ST国祥的资产并非是“同一资产”。但上交所的回应显然是难以服众的。当年的*ST国祥卖壳给华夏幸福,然后,当时国祥制冷的前董事长陈根伟夫妇又以8000万元从华夏幸福的手上买下了国祥制冷的资产,而现在的浙江国祥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浙江国祥销售客户、供应商与*ST国祥基本无重叠了,浙江国祥也已由原来的以商用中央空调为主,转为以工业中央空调为主,但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不可否认的。所以称浙江国祥是二次上市也并无不可,称浙江国祥与曾经的国祥制冷资产并非是“同一资产”也说得过去,毕竟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浙江国祥在原来资产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了。

但浙江国祥二次上市的影响却是恶劣的。因为只要浙江国祥开了这个先河,那么,今后将会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发生。一些上市公司将自己的某些资产(也包括优质资产)分割出来,然后再组建一个公司来二次上市。更有甚者的是,二次上市的公司又再次将有关资产剥离出来,重复前次的故事,实现三次上市、四次上市。如此一来,一些利益中人通过这样的多次上市反复圈钱,这坑害的就是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的利益,以及中国股市的根本利益。IPO也因此成了某些人圈钱的途径。所以不论浙江国祥IPO是否符合上市条件,也不论其上市的资产与原来的收购资产是否是“同一资产”,浙江国祥二次上市带给市场的影响是恶劣的。

其次,浙江国祥IPO又是一家不差钱公司通过IPO来圈钱。浙江国祥明显不差钱。表现之一是该公司分红大方。回顾2017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为2942.36万元,而现金分红却高达2989.03万元,将一年的利润全部分完。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在2018年,公司的净利润仅为806.72万元,而公司却进行了高达4019.73万元的现金分红。实际上,2017-2020年,浙江国祥共分红1.39亿元,而同时同期累计实现净利润仅为1.46亿元。也就是说,公司几乎将全部利润拿出来分红。

在该公司大手笔分红的背后,公司也确实不差钱。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2.11亿元、4.06亿元、7.34亿元,占同期总资产之比分别为22%、30%、43%。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进一步攀升至9.02亿元。因此,浙江国祥显然并不差钱。而且根据浙江国祥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IPO拟募资7.37亿元,其中5.37亿元用于项目建设,而2亿元用于补充运营资金项目。相对于该公司理财资金高达9亿来说,该公司的IPO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完全就是为了圈钱。

其三,浙江国祥的新股发行大量超募,进一步加剧股市资源的浪费。一方面该公司不差钱,IPO并无必要;但另一方面该公司的募资却大量超募。公司计划募资7.37亿元,但若按发行价格68.07元/股和3,502.34万股的新股发行数量计算,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23.8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2.28亿元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21.56亿元。即公司将超募16亿元。东方证券作为保荐机构与承销商,为了获得巨额的发行费用,大力牺牲中国股市的根本利益。

其四,基金力挺浙江国祥的高价发行,完全背离价值投资。浙江国祥的发行价高达68.07元/股,对应的市盈率达到了51倍。这意味着浙江国祥即便将利润全部用于分红,投资者收回成本需要51年的时间,届时目前的投资者大多都不存在这个世上了。如此高企的市盈率显然是荒唐的。

但令人诧异的是,浙江国祥的高价发行得到了基金的支持。如嘉实基金报价达到了81.94元/股,较发行定价溢价20%,而富国基金报价为80.75元/股,较发行定价溢价19%。这些公募基金报出如此高价,显然都背离了价值投资。基金们报出如此高价是否正常,背后有无利益关系,显然是值得深究的。对于这种基金,投资者有必要用脚投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4087757a769140f802343f27e5500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