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至今看来依旧让人感慨不已,古人在写奇幻神怪故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狐狸精为主,但这一段主角却是一只耗子,而且是一只有善心的耗子。说是在南宋时期,宋孝宗在位的临安府附近的乡下,有一高姓老寡妇人,老妇都快八十岁了,儿子头戴红巾远赴外地,但这一去就是二十年。但至今音信全无大约也是不在人世了,老妇独自一人过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有道是屋漏又逢连夜雨,老寡妇家里出现了鼠患。老鼠不仅糟践粮食,还咬坏了家里的不少东西。让老妇人十分心痛。老妇人信佛,没事的时候念经打发时间。
老妇随即将小耗子揪出来,放到了地上。小耗子满心欢喜”叫了两声。而后便逃走了。但从这一天开始,老妇人家的东西便再也没被耗子咬过,小耗子也只吃撒在桌子下面的粮食,过了半个多月,小耗子就和老妇人熟识了,也不再躲避老妇人,常在老妇人脚下转悠,有时还会爬到老妇人身上,就像小狗一样,老妇人也不在意,有时给小耗子唠叨一些自己的事情,不管小耗子听不听的懂,自己的,自己老头的,自己儿子的,讲着讲着,就想起音信皆无的的儿子,每每讲到这里,老妇人都是潸然泪下,而这时小耗子也是泪眼摩挲。就这样,老妇人和一只耗子就生活在了一起。
老妇人说没有,而那道人却说道:“老人家,不瞒你说,我发现你现在身上沾染了妖气,怕是家中有邪祟作恶”。老妇人听到这里想了想说道:“我家没有怪事,喜事倒有一件。”道人询问是什么样的喜事,老妇人就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道人道:“你儿子当年为何远赴他乡的”。老妇人道:“具体不知道啊,我就看到儿子头戴红巾”。那道人道:“那是赤巾军作乱,已经被朝廷剿灭,你儿子肯定是死了,那归来之人定为妖邪所化”。
老妇人听罢说道:“你这妖道胡说八道,我自己儿子岂会认错”。老道叹口气道:“妖邪最善魅人心神,可以人心中所念,变化成亲近之人,惟妙惟肖,难辨真假,老你自然分辨不出”。可是无论老道怎么说。老妇人就是不信。那老道继续说:“你家的妖邪可能是在你家活得久了,有了灵识,化为妖物,老人家你想一想家中可有老而不死的牲畜?”
老妇人一听,突然就想起了那只大耗子,心中不禁惶恐起来。但口中却说:“我家什么都没养,我要回家了,儿子还在等着我”。那道人说:“既然老人家不肯相信我,我就一张降妖符,你趁你儿子不备,贴到他后心之上,是人是妖,自可见分晓”。老妇人手里拿着降妖符。突然明白了什么,眼泪忽地流了出来,她跌跌撞撞向前走了几步,随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寒风中就将那符咒撕个粉碎。就在这个时候儿子从家里赶来对老妇人道“娘啊,你买东西咋这么长的时间,都急死我了”。老妇人这才陪同儿子回家。
老妇人回家后没过多久,又病倒了。未过三日,已是奄奄一息,老妇人的“儿子”日夜守护在老妇人床前,不眠不休。这日,老妇人握住的手,说道:“这些年来,亏得有你在我身边,若不是你,我怕早已撑不到今日了”。老妇人的儿子一怔,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随即泣不成声:“娘啊若有来世,我们再为母子。”老妇人点点头。
是夜,老妇人离世。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这家里寂寞得很,你就给我当个伴吧。以后只要吃粮食过来就行。我把粮食撒在桌子下面,你过来吃就行。老妇人的“儿子”哭的肝肠寸断。第二日,老妇人的“儿子”将老妇人安葬,它披麻戴孝。在老妇人坟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而此地再也没有闹过耗子。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