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
自从盖了平房,我家就经常在房顶上开展各种生产活动和家庭活动。
房顶上的月亮最圆,我和妹妹都这样认为。站在院子里,虽然也能看到月亮,但总被大枣树的枝丫分割,就算从枝叶间勉强看到月亮,总不那么痛快,“晒”到的月光也总不那么满足。而房顶上的月亮,没有遮挡,晒的是一整个月亮。往往是父亲、母亲一天的农活结束,我和妹妹相继做完作业,一起吃过晚饭,我们就把席子、被褥抱上平房。在那块没有枣树遮挡的地方铺好、躺下,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等月亮升起来。
最初,月亮从东边出来的时候,还没有房顶高,很大,妹妹说像洗脸盆那么大。月光淡淡,一片柔和地照着墙壁;要是躺着的话,还“晒”不到月亮呢。这时候,站在平房边上四处看,村子里的黑色还不那么浓,像高明的画家用淡墨晕染过,只看见一户户房子和树的轮廓。我和妹妹就这么躺着,听着四周虫鸣,说着话,等月亮升起来。不久,月亮就高过平房,变白,也变小了,妹妹说像盘子那么大。
有时候,父亲会下房拿一根杆子,打几个枣子给我们吃。明明站起来伸手可及的枣树枝边也结枣,可早早就被我和妹妹吃了。有好几次,我暗下决心一定不摘低处的枣子,这样秋天晚上晒月亮的时候,躺在枣树枝下,一伸手就能够到枣子吃,多美!可惜,低处的枣子每年都早早被我们吃了,没有一年躺着就能摘到树上的枣子。
有时,躺着胡乱蹬腿和唱歌也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喜悦,妹妹就会一骨碌爬起来,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舞蹈当然是自创的,那时候我们还没听说过培训班。父母亲一边欣赏她的“舞姿”,一边阻止:“别跳到边上,小心掉下去!”毕竟,平房才几十平方米,边上还晒着玉米、棉花呢。等到我们的歌唱完、妹妹的舞跳罢,父母亲也没话可说了,月亮升得更高,也更小更白了。我们就看着月亮,谁都不说话。月亮上有兔子和嫦娥吗?老师说没有。要是有,谁给嫦娥做饭,谁给兔子拔草?嫦娥上过学吗?她的爸爸妈妈在哪?兔子有没有兔笼?……四周唧唧虫鸣越发响了,一定是嫦娥在教它们唱歌。
月亮越升越高,越小也越白,月光也越来越浓。不知不觉,我们都睡着了。晒着月亮的睡眠,无比深沉安稳。这时候有人如果起来,四顾晒着月亮的村庄,一定是镀了一层银的。每年八月十五,全家在房顶上吃月饼,我们晒的月光就会多一份香甜;那味道存在记忆里,一旦触动便会激活,穿过漫漫光阴,直到今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1dc60655cef920e52c30ddadd8499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