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成立40周年,作为我国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不但拥有华为,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而且每年培育出大量的初创公司和独角兽,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们知道,国际上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不在少数,像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科学园,印度班加罗尔等地。
从国家的层面来看,美国,荷兰,以色列,芬兰,韩国等都是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这些国家也各自拥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硅谷就不用说了,这里是全球主要科技巨头的总部所在地;荷兰是光刻机巨头ASML的家乡;芬兰有诺基亚;韩国有三星电子;以色列则以强大的初创公司培养能力而著称,许多公司已经被苹果,英特尔,谷歌等巨头收购,是硅谷的后花园。
科技创新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强度就是衡量的主要依据。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的公共研发投入经费为1162亿元,占GDP总量的4.8%。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根据2019年的数据,研发投入强度排名领先的几个国家分别是韩国(4.35%),以色列(4.04%),芬兰(3.5%),日本(3.5%)。从科研投入强度的角度来看,深圳已经处于世界最先进国家水平之列。
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2019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7459件,而同期世界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前五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其中韩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为19085件。如果将深圳与各国的数据相比,那么深圳将仅次于韩国,排名全球第六位。
在科技公司的总市值方面,深圳市值最高的三家科技企业分别是腾讯(最新市值约6800亿美元),迈瑞医疗(市值约558亿美元),中兴通讯(市值约254亿美元)。而在亚洲,台湾地区市值最高的是台积电,约4150亿美元;韩国最高的是三星电子,市值约3100亿美元,印度最高的塔塔咨询,市值约1200亿美元。
此外从全球独角兽企业分布来看,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数据,深圳以20家企业排名全球第五,在国际上仅次于旧金山和纽约,在亚洲,首尔拥有的独角兽企业为9家,印度班加罗尔为8家,印度古尔冈为6家,以色列特拉维夫为5家。
当然,作为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衡量其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深圳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缺点。深圳的主要优势包括5G、无人机等领域,而薄弱环节也非常明显,比如芯片制造及相关的半导体产业链。在过去的三十年,深圳完美的融入了国际产业链,成为国际电子产业重镇,而在未来的十年,深圳要做的,恐怕就是补漏洞,补上对国际供应链依赖较重的芯片、装备及软件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