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8|亚沙不是南墙,亚沙值得勇往

2019-07-30   亚沙赛媒体平台

还记得MBA入学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要为这段非常之旅再添上一些难忘的色彩,有什么是可以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的?”我选择了参加亚沙

剪短了头发,换下红装,脱去高跟鞋,经历严寒酷暑、风吹日晒和雨淋。自己在备战亚沙赛近一年的时间里,完成近1000公里的跑量,从一个跑步小白变成半马跑进140的“业余选手”。参加越野挑战赛,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听风声呼啸而过,体验奔跑于林间的快感以及冲过终点的喜悦。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完成着蜕变,队友们也将“茹哥”的称号给了我。

原本以为,这些积累足以让自己坦然面对3天70公里腾格里沙漠的徒步行走。然而,亚沙赛第一天,在跑出起点200米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腾格里绵软的细沙吞噬着脚部力量,平路430(4分30秒完成1公里的配速)的配速在这里只有1500(15分钟完成1公里的配速)。身负睡袋、防潮垫以及常规补给,这些负重让正常的跑姿无法维系,矫健的步伐变得极为扭曲。一望无际寸草不生的沙漠以及正午头顶的烈日消磨着自己的意志。沙海,让自己无所遁形。

然而,就是这场耗时两天半,行走70公里,与烈日为伴,与黄沙共舞的徒步挑战赛,在让我感受徒步的艰辛、冲线的激动、获奖的喜悦之外,更是让自己对一些看似简单的人生智慧有了全新的感悟。

“选择和谁一起登山,比选择登哪座山更重要”

这句经典的名言出自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的作者之一。完成70公里的沙漠挑战赛,我开始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茫茫沙海,人可以很渺小,也可以很伟大。如果一个人势单力薄,那团队的力量则锐不可当。

感谢三天比赛中,队长健哥和副领队杨迎为我开道,健哥更是替我们两个女生背补给,在遇到高坡时拉我们上坡,并且时不时的为我们加油鼓劲。在沙地里,这些都意味着更多的体能消耗,也正是这些额外的付出让健哥在第三天走完8公里之后,体能出现了大幅下降,在坚持走完全程冲线之后倒在了地上。还有杨迎,娇小的身影走在我的前方,时不时将行走的信息传递给我,“洁茹,往右边”、“走没有脚印的地方”、“侧身下坡”……可能是怕我听不清,她还经常在前方打手势给我。不止一次,我想着,如果自己带着手机一定要将这些拍下来!杨迎的步伐轻盈矫捷、姿势帅气又美,也正是她的指引逐渐带我走出了第一天不适的困境,逐渐找到了行走沙地的感觉,为自己注入了前行的动力。

还有C队的伙伴们,除了完成三天33公里的比赛,还肩负着安营扎寨,为AB对提供保障的任务。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终点的守候成为我们参赛队员奋力冲刺的动力!每次看到商学院的旗帜在龙门附近飘扬,我们就知道有队友在那里。终点的相拥,更是让自己每一次都热泪盈眶。是的,C队伙伴们这种无私的奉献是营地早已搭建起的一顶顶橙色的帐篷,是他们在医疗室外为你早已占好的位子,是帮你捶背揉腿,是当你在自责时他们给你的拥抱和安慰,是在每一次出发之时给你的加油和鼓励!

魏院长作为本次沙8团队的队员与我们一同参赛,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所以,当很多人问为什么沙鸥奖的分量如此之重,答案就在于它是对亚沙团队合作的至高认可!在这个团队里,每个人都在付出,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没有推诿,只有无怨,只有奉献,只有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奋进,一起向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群零基础的人为了沙8聚在一起,誓言要拿下沙鸥。为了三天的比赛,AB队的队员坚持了近一年,累计里程将近23000公里,风吹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大家还自费参加各种越野赛事,以赛代练。累积的里程记录了我们按捺不住的激情,挥洒的汗水见证了我们止于至善的决心,也正是如此,让我们体会到行稳致远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

三天的比赛也是如此。面对前两天长距离的赛道,出发之后看着沙丘从自己的脚下绵延,望不到尽头,急躁的情绪不由在内心升腾。“不要去想剩下还有多少公里的路,调整好呼吸,踏踏实实把眼前的每一步路走好,不要给团队拖后腿。”我安慰着自己。迈开步子继续向前走的时候,心里为自己走过每一寸、每一步路叫好。这样的脚踏实地,让我忘记了路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当我抬头发现已经能够看到前方冲线的龙门时,五六个小时的路途就这样走过来了。也许,这也正是亚沙赛极富魅力的原因,它考验的不是一时的爆发,而是耐力和坚持,不光需要志存高远,更需要脚踏实地。

第二天队长健哥带我和杨队冲线。第二天的赛事很虐,虐到等候在终点的很多人为冲线的每一个人流泪。

“天道酬勤”

第三天完赛,我和杨迎相拥而泣,至于表哥,应该是在蹭拥抱吧:P

还记得第三天12公里,AB队悉数完赛之后,我们很多人在终点相拥而泣。AB队全员完赛意味着沙鸥入怀,我们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也完成了历届上财沙友的夙愿!可是,上天有时会给你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当颁奖台上的主持人公布沙鸥获奖院校时,我们迟迟没有听到上财的名字,大家焦急地等在台下,直到曲终人散我们才回过神来,我们不是应该稳获沙鸥的吗?

沙鸥真的很重要,它是亚沙赛的至高荣誉,是对参赛院校团队近一年辛勤付出和成绩取得的高度肯定,是汗水和泪水的凝结,是团结和拼搏的见证!也正因为此,在以为沙鸥失之交臂的那一刻,我们很多人泣不成声。

然而,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这句话。即便今天没有获取沙鸥,一群人,在准备亚沙赛、参加亚沙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执着,团结与奋进,这样的精神足以让我们每个人自带光芒,所以,在我们的心中,每一位队友都足够的优秀,足以赢得沙鸥那份荣耀!

而事实上,组委会最后复盘赛事及时更正了错误,将沙鸥奖颁发给了我们。所以,当你看到这张大合影,你能想象吗?其实台下早已没有了观众,但这又有什么关系,队友们早已欢腾成一片,而前排左四至六的我、杨迎和Apple,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还在梨花带雨。

领奖台上的伙伴欢呼雀跃,我、杨迎和apple还在梨花带雨

其实,从亚沙赛中感悟的这些简单智慧,放到工作、生活中也同样适用。一个团队要获取成功,需要每一位成员、每个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将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到最好,不给团队拖后腿,勇担当、敢奉献,才能一起走向成功。在人生旅途中,选择与谁为伴,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地走过这段旅程所带来的长久的回忆,或许比那年圣诞是在马代还是长滩度过来更有意义。

每个MBAer都仅有一次亚沙赛A队的机会,我把这唯一的机会献给了上财沙8,很高兴与一群战友奋战腾格里,并且创造了上财首个沙鸥的历史!未来可期,希望更多的上财MBAer能够加入到亚沙赛的队伍中来,与强者同行,突破自我!

亚沙不是南墙,

亚沙值得勇往!

文/2018PF1周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