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还能去超市买菜吗?买菜囤菜的你要这样做

2020-02-15   喵总海鲜日记

近日微博热搜第一名是这么一条新闻:一名56岁的男子在1月23日早上与一名确诊患者,在同一摊位有过约15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2月4日,该名男子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很多网友在下面表达了自己的恐慌,说自己再也不敢出门买菜了,再结合之前一名外卖小哥确诊的新闻,另一种“食品安全”似乎成了问题。

不用那么恐慌

首先,乐观点讲这不能算太坏的消息,起码不是带了口罩仍被感染了。

其次,是否是被短暂共同驻留的这个人传染的还不好说。

该名男子曾在1月23,24号频繁外出 ——

图片来自“健康江北”公众号

而且追溯时很大程度还是要靠回忆,“记不清”是正常且常见的。让你现在回想那个时候你接触过哪些人,恐怕你也不能挨个数过来(宅在家里的除外)。另外,飞沫中的病毒从人体出来后会很快沉降,不会在空气中漂浮。所以,菜还是能买的,最根本的还是要科学认识,正确防护。

有效防护4大招

出门戴口罩:戴口罩的作用大小其实和你所处的环境有关,从我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角度来讲,我还是建议有的戴就要戴。尤其要注意的是,戴口罩之前要确保手是干净卫生的。戴好之后认真捏紧鼻梁处,保证口罩贴合面部,摘的时候也不要触摸前部。

尽量减少接触:不管是“北欧式排队”还是“牙签按电梯”,特殊时期,距离产生的不仅是美还有安全。买菜的时候也可以等等,前面买完再上前,和别人尽量距离远一些,至少1米以上。如果发现有咳嗽、打喷嚏的人更要远离。注意!到家洗手前都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回来放好东西洗手或洗澡:到家可以先把菜和衣服放在通风的阳台上关上门吹一吹,然后摘完口罩及时洗手!洗澡也可以,因为本来外出的机会就少,我觉得买完菜回来就顺带洗个澡是不错的安排。擦完的毛巾可以和衣服一块高温煮洗。准备洗的衣服最好进门后直接放入洗衣机清洗。注意整个过程中不要抖动脏衣服,而且尽可能减少与家里其他物品的接触。

尽量通风:应当尽可能的多开窗通风换气。考虑到宅在家里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一天至少要在早、中、晚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

科学防护能降低被传染的几率,不过还是能少出门就少出门。

适量囤菜,减少外出

绿叶菜就算在冰箱里也只能存放3天,如果想天天都吃到绿叶菜就要三天买一次菜,很多人觉得这个频率太高了,还是想尽量减少出门规避风险,就问我有什么样的买菜策略。

囤耐储存的菜: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多买一些耐储藏的蔬菜,比如洋葱、绿萝卜、胡萝卜、莴笋、大白菜、卷心菜、青椒、南瓜、冬瓜、还有一些木耳之类的一些菌藻类的。香菇就很不错,里边有很多的多糖类的成分,在一些动物实验中都显示还有保证免疫功能的作用。

同样作为深色蔬菜的西兰花能比绿叶菜多放两天,但它的钙、酶、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K等等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和绿叶菜比起来一点都不逊色。

豆角、豌豆荚这些鲜豆类不仅能提供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也很丰富。西红柿、胡萝卜、青红椒不仅如菜好看,还能补充胡萝卜素。包括豆腐、腐竹之类的豆制品,也是蛋白质不错的来源,可以用来替代一部分肉类。

去一次超市,买多少菜合适呢?每天吃够蔬菜300-500g。每天吃够薯类50-100g。绿叶菜能在冰箱里储存3天。最好3天买1次菜,至少1周1次。当绿叶菜不足,吃足够多种其他蔬菜。

| 绿叶蔬菜不可替代吗?

之前有段时间大家会发现绿叶菜很难买,天天被抢空。说明大家都意识到了绿叶菜的重要性,这一点是很不错的。绿叶菜中的营养确实非常丰富。既然叶子能长成深绿色,说明里边一些天然植物色素含量比较丰富。特别像是一些十字花科的蔬菜,比如小白菜、油菜、芥蓝,里边的维C、钾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都很高。所以你如果能保证绿叶菜的摄入,整体饮食质量就很容易达标,也有助于预防慢性病。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的蔬菜中,最好一半都是深色蔬菜,并强调了绿叶菜的好处。这也是因为咱们国家种植蔬菜容易,比如山东寿光这种生产基地蔬菜大棚比较多,绿叶菜供应充足。但除了中国以外,大多数国家的膳食建议并没有严格要求一定要吃绿叶菜。

如果你多换一些其它蔬菜来吃,大体上也是可以的。但总体来说还是应该更多样地吃其他不同颜色、不用种类的蔬菜,比如:

· 富含维生素B2的鲜豆类;

· 富含胡萝卜素的西红柿、青红椒;

· 富含维生素C的卷心菜、大白菜、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