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唐山实现大米自由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2019-08-15   唐山大牌

大米一般多少钱一斤?

少则两三块,多则十来块吧。奢侈点,一百多块钱一斤的东瀛大米偶尔尝尝也不是吃不起。

不过在唐山,有一种米却可以卖到200元/斤,堪称米中爱马仕,这就是集尊贵与颜值于一身的胭脂稻。

胭脂稻外观形似旱粳子,有芒,属于粳米。其米粒脱去外壳呈现出粉色,外面裹着一层红色的皮,当把外层的皮脱去以后,里面的米粒也是微红色的,并且有一条深红色的线,民间称之为红稻米。胭脂米米质硬,适合做粥,回锅三次米质不散,每回锅一次,米粒便伸长一段,有着“三伸腰”的说法。

胭脂稻米

煮熟时大米色如胭脂,香味扑鼻,食后满嘴留香,回味无穷,研究表明,胭脂稻米营养价值丰富,长期食用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并促进人体吸收,提高自身免疫力,可谓难得的养生佳品。

此米因发祥于唐山玉田县,也称作玉田胭脂稻。康熙年间的《玉田县志》就对胭脂稻做了详细的记载。相传350多年前正逢短暂冰期,清军入关,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康熙帝亲自观察丰泽园水稻长势情况,并以玉田胭脂稻为母体,培育出成熟期较短的“早御稻”,并逐步向其他地区试种,包括承德、江苏、北京西郊玉泉山、天津、丰南王兰庄等地区。

康熙二十年(1681年),胭脂稻被康熙帝命名为“御稻米”,此后一直专供皇室享用。因其种植不多,再加上它一直被皇室谨藏,胭脂稻身上的神秘色彩愈发浓厚。

胭脂稻成为满清皇室的贡米后,也成为了当时的人们特别是文人墨客对它的向往。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53回中,提及黑山村的庄户给宁府送年租,就点到了这“御田胭脂米二担”的胭脂稻。

此外在第75回,贾母到宁国府做客时也尝到了胭脂米粥。“贾母问有稀饭吃些罢,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不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姐儿吃去。”即便是像贾府这样的显赫人家,贾母这般尊贵的人物,一碗红稻米粥仍要分着吃,由此可见,胭脂稻在当时亦是十分珍贵的。

时光回到1954年,毛泽东主席居住在丰泽园,在翻阅古典文献的时候看到有关“胭脂稻”的记载后,曾专门给河北省委写信寻找此米,确定为中央招待外宾专用稻米。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主席用此米招待贵宾,给田中角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访华之余,他硬是用了3辆当时日本最好的三菱越野车跟河北省换了胭脂米的种子。

田中角荣与周总理一同进餐

福兮祸所依。曾经炙手可热的胭脂稻,为何到了今天,却仅分布在玉田、丰南王兰庄以及曹妃甸等有限地块呢?

胭脂稻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只有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种植,才能保持其独特的性状和品质。

胭脂稻

另外,由于近代工业化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压缩了胭脂稻的生长空间,加之它比其它品种的水稻高出20厘米左右,这就决定了它的抗倒伏能力差,年产量不高,而且胭脂稻必须用冷山泉水浇灌,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故越来越多的稻农不愿种植。随着国民对粮食“量”的需求不断增多,王兰庄营田逐渐改种其他作物,或是开辟为住宅区,胭脂稻迎来了长达十多年的“绝种期”。

好在当地有一位李老先生,为了不让这珍贵非凡的胭脂稻绝种,便在野地里偷偷的撒种,偷偷的收获种子,期待着有一天胭脂稻大放异彩。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玉田县当地一食品企业老板听说有胭脂稻这么个好东西,千方百计找到了李老先生,引进300斤稻种,并聘请他为技术顾问,在60亩的培养基地上进行播种,胭脂稻迎来了绝处逢生的时刻。

2012年,胭脂稻登上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组以《与众不同的胭脂稻》对此进行了报道,当时每斤胭脂稻米能卖到200元,经过高档礼盒包装后的胭脂稻,仅一盒就能卖到498元。

虽然“庶民不得食”的皇室贡米逐渐出现在了大众餐桌。但比车厘子还贵的胭脂稻依旧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大米,能实现这种大米自由的人,真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