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虽小,但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极大。特别是最常见的鼠、蚊、蝇、蟑“四害”,曾给人类造成过深重的灾难。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局部地区仍时有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暴发流行。
一、常见四害:鼠、蚊、蝇、蟑。
鼠类
是许多疾病的储存宿主,通过体外寄生虫叮咬、排泄物污染、机械携带以及咬人等方式可传播许多种疾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其中,鼠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曾席卷过世界广大地区,被鼠类夺走的生命无法计算。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为甲类传染病。
蚊类
传播的疾病统称蚊媒病。我国流行的蚊媒病主要有四种: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经过长期的防治,前三类疾病的发病率已大大下降,登革热近年来仍在广东、海南等地发生流行。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班氏丝虫病及乙型肝炎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埃及伊蚊传播登革热,按蚊传播疟疾。
蝇类
对人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机械性传播疾病,是蝇类传播病原体的主要方式。蝇类到处乱飞,喜欢在垃圾、粪便上爬行,又喜欢飞到人类的食物上。蝇类能携带100多种细菌、30种原虫、20种病毒。以消化道疾病最为常见,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重要传播蝇种为家蝇、大头金蝇等。
蟑螂
可携带能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虫。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余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重要的如引起麻风的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小儿腹泻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多种沙门氏菌。还可携带蛔虫、蛲虫等多种虫卵。
二、其它病媒
蚤类
通常称跳蚤,不仅叮人吸血,而且能传播鼠疫、鼠源性斑疹伤寒疾病。
虱类
昼夜吸血引起皮肤瘙痒、过敏,而且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回归热等疾病。
蜱、螨类
种类繁多,分布极广,其中很多种类与人关系密切。寄生于人体的蜱、螨通过刺叮吸食人血,引起皮肤过敏,并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回归热和恙虫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