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十位太监之唐代李辅国

2019-12-01     萌小糸说历史

李辅国,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唐肃宗时当权宦官。静忠少时为宦官高力士的仆役,相貌丑陋,粗通文字,后来跟随太子李亨的李辅国跃上了帝国的政治舞台。李辅国的政治生涯算是大器晚成,他四十岁以后开始掌闲厩,后入侍太子李亨。


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之祸,以汉、唐、明三代为甚,三朝权阉辈出,但居宰相之位者,惟唐代宦官李辅国而已。安史之乱成为李辅国崛起的契机,李辅国通过马嵬献策、灵武劝进,取得唐肃宗的信任,从而平步青云,官至兵部尚书。拥立唐代宗,更使李辅国飞黄腾达,官拜司空中书令,跃居宰辅,晋爵博陆王,尊号尚父,恩宠至极,这在中国古代宦官中绝无仅有。

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他不学就会。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已,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李辅国一生忙碌,谋权固位,巧取豪夺,拥城国之富,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尸弃荒野。

唐肃宗继位后,唐玄宗当了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一天,久雨初晴,玄宗到了勤政楼。楼下的市民和来往行人,见到了玄宗,流着欢喜的眼泪,高呼万岁,声音惊天动地。当时肃宗正生病,李辅国上奏,诬陷说:"这都是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搞的阴谋。"他私自矫诏,将唐玄宗迁到西内。(唐太极宫称西内)护送唐玄宗的人,只配了二三十个老弱者,到了交叉路口,四面八方却都有执刀的卫士,他们都听从李辅国的命令。

看到这种情况,唐玄宗很吃惊,好几次掉下马来,都被服侍者扶上了马。高力士骑马来到李辅国面前说:"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辅国你也是老臣了,不应该这样无礼,你给我下马。"李辅国赶紧下了马。高力士宣示了唐玄宗的旨意,将士们应该忠于职守。于是李辅国命令士兵把刀放回刀鞘内,齐声喊,太上皇万福,纷纷向唐玄宗叩拜。高力士又说:"李辅国来牵马。"李辅国赶紧穿上靴子,去牵马,和兵士们一齐护送太上皇平安到了西内。李辅国领众人退出后,唐玄宗哭着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说:"多亏你呀!若不,我已成刀下鬼了。"不久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都流放到瘴气多的地方,这都是李辅国下的假诏书。当时唐肃宗病危,李辅国专权,他也怕西内唐玄宗再有什么变故。

所谓树大招风,李辅国的专权,引起了另一个太监程元振的不满。随着年龄的增长,代宗翅膀渐渐硬朗起来,便打算利用程元振除去李辅国。于是代宗暗中培养程元振,给了他很多特权。

代宗先是撤去了李辅国的许多闲杂职务,比如群牧、营田等兼职,继而又撤去了他的行军司马的职务,最后令其出宫居住,免去宰相大权,只留下几个虚衔。到后来,李辅国连中书省的门也进不去了。

李辅国悲愤至极。他耗尽一生的心血,追逐富贵、谋夺权力,他也曾得到一切,可到头来却是两手空空。闭眼回顾走过的悲欢岁月,仿佛梦一般虚幻而遥远。悲愤之余,他又有些茫然失措:这一生我究竟活过没有?

他的内心空洞极了,压抑极了。他忍不住忿然宣泄,对代宗道:老奴我罪该万死,侍候不了你这位爷,就让我去九泉之下侍候老皇帝吧!

李辅国此话出口没多久,便应验了——他在家中被人杀死并碎尸。朝中群臣心知肚明,此案的幕后指使者,极有可能就是与李辅国政权的程元振。因此,此案最终不了了之。

代宗得知李辅国的死讯后,下了一道诏令,追封李辅国为太傅,并让人用木头刻了一个脑袋,安在李辅国无头的尸体上。

欲望无止境,到头一场空,这便是李辅国权欲人生的结局。后来,有人在唐玄宗的陵墓前发现了李辅国的一条胳膊,胳膊横放着,手摊得很开,像是有人用胳膊祭奠玄宗,也像是李辅国在向玄宗索要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i-jw24BMH2_cNUg67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