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的爆竹仿佛不是那么热情,新冠疫情的突袭给新的一年来了个“措手不及”。夜已深,太多的人无法入眠,心被一个个不断攀升的数字紧紧地牵着,我们不曾相识,却被紧紧相连。
武汉封城,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全面打响。祖国北方的这座小城也没能幸免。灯火阑珊的街道空无一人,如此寂静。多难兴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病毒的侵蚀刹那间不再变得那么恐慌,只因为一个个“勇士”筑起了一道道抗击疫情保卫家乡的牢固防线。
“请问您和家人最近离开过东胜吗?”“请问您和您的家人有没有近期去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归来的人员”“请问您和您的家人近期身体状况怎么样?”东胜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抗击疫情工作的通知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居民进行排查。民委工作的同志,有着与其他部门工作不同的特殊性。他们大多从小接受蒙语教育,生活和工作也都是蒙语交流。普通话虽然听得懂,也会说,但真正全部用普通话交流下来,对他们来说要比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量大。“打电话得语气客气一些,问的详细一些,有的群众有思想负担,情绪低落,要避免造成误解或者恐慌。”在排查工作中,大家还不忘要相互交流排查的经验。一连两天,东胜区民委的同志们对600多户居民逐一进行了排查,尽可能地做到“每户必排,凡排必尽”。
阿希达、书勤古巴特尔是东胜区民委的“颜值担当”。两个小伙子在假期还没结束,就直接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前线“北出口”。“我们不来,别人也得来,谁来都一样。”阿希达微笑着说。正月的天气寒风刺骨,尤其到了晚上冻得只能不停的在路上来回跺着脚走。下班到了住的地方简单吃一口,补个觉,起来继续。“等到疫情结束,就可以踏踏实实回家,这个特殊的时候,能做点什么,比在家里呆着反而更踏实一些。”书勤古巴特尔说。
做完居民排查,按照东胜区政府疫情防控统一安排,民委全体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干起了“保安”。在他们负责的小区门口,全天候登记、问询、扫码……用他们特有的那股子蒙古族的韧劲,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要觉得自己的工作不重要,无所谓,我们每个人多做一点,群众健康就安全一点。”民委干部这样定义自己的工作。这一干就是40多天。少数民族企业、公益协会、培训学校为他们送来温暖的棉衣、围巾,各类方便食品,口罩、眼罩等防护用品,在付出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被关爱被惦念的感动。
春天来了,街道上的车辆、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全国疫情形势也逐渐好转。他们所做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却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大“敌”当前,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家园,坚定必胜的信念,承担起属于自己的担当,哪怕是安安稳稳的呆在家。
一场“战役”面前,又见民族希望。
(资料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侨联、赵坤、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