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澄:因新冠病毒去世的华中大院士,曾获100万奖金却捐给学生

2020-02-25     教育思享

投身科研终不悔,百折不挠献绝学。

“做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震荡’。”说出这番话的是一位名叫段正澄的老人,脸上时常挂着和蔼笑容的他,却是一位“机械狂人”,他是我国的工程院院士,将一生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我国机械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土地上。

六十余载的科研岁月,他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机械这片广袤的热土。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正处在建设发展的热潮中,对机械设备与相关工程的需求极其巨大,满怀报国情的段正澄,就这样踌躇满志地成为了华中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的首届大学生。

1957年段正澄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因为对机械的痴迷,对祖国的热爱,让他在母校一待就是六十七年,满头青丝随着岁月的变迁化为白发,那个年轻俊朗的后生也变成满脸褶皱的老人,唯一不变的,是他克服万难,艰苦钻研的精神,是他那颗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

回忆自己在华中工学院初建时期的艰苦岁月,段正澄院士不由得感慨道:“常常是上午种树,下午在工地当小工,可正是因为我亲身参与了,所以有着特别的荣誉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壮大作出自己的努力。”

据说,华中科技大的东二楼和东三楼两座建筑里,都有段老当年挑过的砖。也正是由于自己对母校的情怀,从机械系毕业后的段正澄选择留校任教,他从担任助教开始,逐步成为讲师、教研室主任、教授。

几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与年华,那个当年懵懂青葱的年轻人,成长为母校机械教育的中流砥柱。

同心协力为科研,团体协作创辉煌。

2009年,年过古稀的段正澄正式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相关报道也相继而出,国人再一次加深了对这位机械领域首屈一指专家的了解。段正澄院士在自己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所获奖项无数,在谈及自己成功的经验时,段老却总是把团队的协作推为成功的首要因素,他说:“好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在华中科技大的机械学院和段老的研究团队里,“STAR文化”就是他们的标榜,所谓“STAR文化”,是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快速反应、尽职尽责的英文缩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秀科研氛围,成为了段正澄和他的科研团队进取不止的必胜法门。

纵使荣誉满身,段正澄院士还是怀着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在他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时,他直接将所得奖金100万元整在税后全部捐出,用于资助大学生。不得不说,段正澄院士,是一位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六十余载的奉献与钻研,段正澄院士为我国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加工技术和工程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他的引领,青年一代也将不负韶华,昌我华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fMHfnABgx9BqZZIj-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