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那些歇后语!您全知道,算我输

2020-05-31     老北京故事

原标题:老北京的那些歇后语!您全知道,算我输

咱北京人有多爱说歇后语(俏皮话)?

这么说吧,在北京形容人,或是说事的时候,不带上句歇后语(俏皮话),这天儿聊的差点意思!

虽然一些歇后语在人们生活中消失了。但是聊聊这些歇后语,还能深深地体会到浓郁的京风京味儿!

我现在真是 “斗大的馒头—无处下口 ”

您瞅那院那小子啊,就是 “小孩儿吹喇叭—没谱”

您说您这事办的,真是 “两口子认亲—多此一举”

要说起咱北京的这些歇后语啊,可还真是生动风趣。涉及到的领域也是方方面面。而且这些歇后语大多数都很形象,贴近咱的生活,有咱北京的特色。

今儿个就让小编跟您聊聊这些歇后语吧!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和吃有关的歇后语

老太太喝豆汁儿——好稀(喜)

艾窝窝打金钱眼——蔫有准儿

窝头翻个——现了大眼

小铺的蒜——零揪儿

会仙居的炒肝——没早没晚

王致和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端午节的黄花鱼——正在盛市(势)

七月十五吃月饼——赶先(鲜)

儿吃了烤肉到卢沟——宛(晚)来宛(晚)走

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侯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冻豆腐——没法拌

炒葱——瘪啦

锅炮鱼——干死的

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

厂甸的糖葫芦——串上了

不敢(擀)——那是煎饼

你这人怎么跟炒肝儿似的——没心没肺

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北京鸭吃食——全靠填

和地名有关的歇后语

西直门到海淀——拉啦

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

打磨厂的大夫(医生)——懂得帽(董德懋)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四牌楼的警察——管不着那一段儿

门头沟的财主——摇(窑)头儿

妙峰山的灯笼——高明

吃烤肉到了卢沟——晚(宛)来晚(宛)走

二龙坑的鬼——跟上啦

雍和宫里跳布扎——鬼闹的

万春亭上谈心——说风凉话

故宫里插柳条——竖(树)不起来

皇家的祠堂——太妙(庙)

前门楼子搭把手——好大的架子

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

天安门的狮子---对儿摆着

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

香山的卧佛---大手大脚

东岳庙的匾——善恶有报

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蝎拉虎子扒墙头——露一小手!

纸糊的驴——大嗓门!

歇了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

海子的鹿——愕着

猫卧房脊——活受(兽)

蝎子拉屎——独(毒)一份儿

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

和生活有关的歇后语

纱窗擦屁股 ———— 露一手(漏一手)

老太太追电车——别吹

胳肢窝夹柿子——没你这么懒(揽)的

穿海魂衫站甲板——装丫(押)挺(艇)的

卖山里红的——就剩一褂(挂)了

奶茶铺的炕——窄长

六必居的抹布——甜酸苦辣全尝过

唱戏的骑马——走人

石头掉进珍妃井——不懂(咚)

挑水的回头——过景(井)了

屋子里开煤铺——倒(捣)霉(煤)到家了

枣树下面站岗——早(枣)班儿

买鼻烟壶不闻——装着玩儿

后脑勺留辫子——随便(辫)儿

药王庙进香——自讨苦吃

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

和人物有关的歇后语

袁世凯做皇帝——好景不长

西太后听政——专出鬼点子

有些神话色彩的歇后语

外厨房的灶王爷——独坐儿

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兔儿爷掏耳朵——崴泥

看完这些您发现一个趣事没?您说这老太太招谁惹谁了,除了上面说过的那些还有:

老太太蹲墙根儿——背壁无齿(卑鄙无耻)

老太太吃烂柿子——嘬瘪子

老太太卖鸡——静擎儿

老太太养鸡——混蛋

老太太上鸡窝——奔(笨)蛋

老太太的脸——褶子了

老太太的脚趾头——窝囊一辈子

老太太吃铁蚕豆——暗含着

老太太吃麻花儿——软磨硬泡

老太太喝粥——无耻(齿)下流

老太太抹(mā)铺衬——一层压一层

老太太交头接耳——走漏风声

老太太的嘴——吃软不吃硬

老太太骑瘦驴——严丝合缝

老太太的裤裆——卤(鲁)了吧唧

在咱北京的这些歇后语里,不只有老太太经常出现,武大郎的出现频率也是极高的,比如:

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

武大郎开店——高的不要

武大郎娶媳妇——凶多吉少

武大郎卖豆腐——人怂货软

武大郎卖炊饼——小买卖

武大郎穿高跟儿——硬挺着

武大郎的身量——不够尺寸

武大郎坐天下——没人敢保

武大郎捉奸——找死

武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

武大郎碰上王婆子——好景不长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武大郎认兄弟——高看一眼

武大郎卖甲鱼——什么人什么货

撇去老太太和武大郎,北京人还对一个动物有些“情有独钟”:

屎壳郎戴花儿——臭美

屎壳郎戴墨镜——昏天黑地

屎壳郎滚焦砟儿——没圆(缘)

屎壳郎掉粪缸——足吃足喝

屎壳郎趴铁道——冒充大铆钉

屎壳郎变唧鸟儿——一步登天

看了这么多,要小编说啊,咱北京的歇后语真是“上鞋不使锥子—真好”。您说咱说话聊天的时候要是不加上点歇后语(俏皮话)能成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fFdanIBnkjnB-0zRh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