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想迅速恢复经济,生产和消费,两头都要抓、两头都要硬。昨天看到,上海出台了50条措施,确保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每一条都是对症下药,具备很强的针对性。
比如为企业负担做减法,包括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减免房屋租金、加大退税减税力度等等,覆盖餐饮、旅游、零食等多个行业。一位在上海经营品牌餐饮的朋友,已经收到相关的减税通知,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再比如,复工复产稳步推进,5月前三周,全市总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8成左右。在上海外高桥海通码头上,一辆辆刚下线的汽车缓缓驶上滚装船,被运往澳大利亚和欧美市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工厂内灯火通明,目前已经实现100%满负荷生产。
根据规划,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的白名单制,为当地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去年上海GDP达到4.32万亿,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4,这样一座超大城市经济重新恢复运转,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意义非常,但难度也可想而知。
生产重启的同时,刺激消费同样不容忽视。比如促进汽车消费,上海已经明确了,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的小客车,并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直接补贴每辆车10000元。通过实打实的优惠,鼓励、引导大家消费。
除了直接的补贴,上海还在拓展消费场景,打造购物节、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整体消费热度。如6月5日前,只要在家乐福超市购物满88元,就可享受超37000支商品低至5折起的折扣。
互联网电商作为刺激消费的重要一环,包括阿里、京东和唯品会等平台,都在想办法满足大家的消费需求。5月19日的数据,京东上海商家的订单,已经恢复6成;唯品会最近也送出数10万订单,后续配送速度还在不断提升。
可以预见,随着社区管制的减少和物流的畅通,下个月的端午假期加上电商“618大促”,或将引起消费反弹。上海市民对服装穿戴、咖啡、零食、家电等品类的品质需求,在京东唯品会等平台,得到进一步满足和释放。
从复工复产到消费反弹,都是上海经济复苏的必要步骤,也是全市2400万市民最渴望的事情。持续2个月的“战疫”,逐渐接近尾声,这座城市的生产、生活,将逐渐恢复正轨。上海,依然会是无数年轻人向往的“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