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丨川黔打造新时代西部地区省际合作典范

2023-12-22     中国经济时报

原标题:经济地理丨川黔打造新时代西部地区省际合作典范

新西三角正崛起

编者按

抱团建圈渐成大势。在成都、重庆和西安的“西三角”以及“成渝西昆贵菱形经济圈”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之时,一个新的三角区域正在西南地区加速构建。近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走进四川、重庆两地学习考察,深化贵州与重庆、四川的合作,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虽已大步向前,但是川、渝、黔以高水平分工、协同构筑链接紧密、共创活力、共享红利的区域发展共同体仍需时日。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闯新路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韩清华 张丽

自古以来,四川与贵州地缘相近、山水相连、文化相融,两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

近年来,川黔两省互动频繁,2019年11月,四川和贵州签署“1+8”个深化合作协议,今年同样的时间,4位贵州省级党政“一把手”带领党政代表团赴四川学习考察,在四川·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座谈会上,两省再签署2个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川黔“好邻居、好伙伴”的紧密关系更进一步。

成贵高铁通车、贵州百灵与四川生物战略签约、川黔携手打造数字医疗新服务……近年来,两省持续深化全方位全领域合作,探索共建毗邻地区外向型经济平台,携手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打造新时代西部地区省际合作典范。

协同共进打造内陆经济发展新高地

四川,是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贵州,是南向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川黔两省处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受益区和政策覆盖区,两省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对于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做强新时代国家战略大后方意义重大。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四川而言,通过合作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可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提高物流效率,为四川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川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而贵州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在能源、旅游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合作相互借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促进四川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近年来,四川大力发展“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合作能做大白酒、文旅、会展、中医药等两地共有的特色优势产业。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川黔两省在人才资源方面各有优势。通过合作,可以促进四川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整体竞争力。

通过合作,将有助于四川深化陆海双向开放,乘着建设成都都市圈、南向通道、“一带一路”等东风,扩展南向合作大市场,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形成新的城市群集群效应,打造内陆经济高地,赋能中国经济第四级高质量发展。

合作升级绘就长江上游美丽新画卷

今年两地合作再升级,四川和贵州如何携手共进?

据了解,川黔两地将推动基础设施、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文化旅游等10个领域产业更深层次全面对接。通过加强政策对接与协调、深化产业合作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推动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举措,四川将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优势产业升级方面,两省共同打造了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共同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白酒产区;川黔两省联合开展了“多彩贵州”“安逸四川”旅游品牌宣传,成立文旅发展联盟,推出特色文旅资源、优惠政策、线路产品,实现客源互送、产业落地,未来还将继续升华拓展文旅康养方面的合作;贵州和四川还将在算力协同、大数据产业链互补、应用场景开放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度合作。

四川省贵州商会秘书长刘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年来,川黔两地企业合作硕果累累,商会主要配合川黔两地的招商引资、融资服务等工作,会员企业在川总投资大约55亿元,向贵州省成功引资达数百亿元。今年两省深化战略合作将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我们期待能有更多项目落地,助推两地经济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未来,川黔两地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常态化省际交流会商机制,强化战略协同、加强有机衔接。深化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白酒生产、页岩气开发等产业合作,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合力扩大对外开放,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密切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和人才培养合作,携手推动多彩贵州与大美四川美美与共,推动新时代川黔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7)丨压力仍在趋势向好稳就业需多策齐发

解读丨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热点丨2024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进一步改善

圆桌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激活创新动力

总 监 制丨王辉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e952988d9c2b98fe6eea6c374bc6f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