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赤水市
遵义赤水市是贵州省唯一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盐矿(卤)矿产的地区。该盐卤矿位于贵州遵义赤水市城东直距18公里(运距30公里)的旺隆镇,赤桐公路从矿区南缘经过。通过赤水市旺隆镇鸭岭村的赤水河可水运至四川泸州市合江县,并直通长江,交通方便。该盐卤矿长10公里,宽4公里,闭合面积25平方公里。矿区地质构造不属于云贵高原,而属于四川盆地。据地质部门调查,可日产盐量为226.8吨,年产量为6.8万吨,足可建设一座年产5万吨的盐化工厂。而经过探测盐卤水井口温度为:赤一井36—41度、赤二井60—62—、赤三井36-40度,旺一井60度,可作为地热资源予以综合开发。
赤水旺隆盐卤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通过地质勘查新发现的盐矿产地。1966年,四川石油管理局泸州气矿于赤水旺隆、太和两构造上进行天然气钻井时,遇自喷热水,贵州地质局一0五队普查人员闻讯,赴现场采样进行化验认定为卤水,与四川自贡的卤水相似。随后为解决贵州食盐自力更生的问题,在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组织钻机,由一0五队对该地区进行了勘探,肯定了赤水旺隆矿区卤水的工业价值。
赤水旺隆盐卤经地质局一0五队勘探查明资源后,贵州省政府当时成立了赤盐领导小组,组建赤水制盐化工厂对该盐卤矿进行开采,熬制生产食盐,结束了贵州不产盐的历史。赤水食盐化工厂也由此而来。
赤水食盐化工厂是1966年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队在遵义地区赤水县境内旺隆镇附近钻出盐卤后,于1968年建立的。因为文革影响,到1976年才建成投产。以赤水自己产的天然气为燃料煮盐。后为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赤水无然气化肥厂所需的天然气,食盐化工厂于1978年停产。两年间共生产食盐3000吨、碘1吨、溴7吨。赤水食盐化工厂虽然生产历史短,但是却结束了贵州不产盐的历史。赤水也成为贵州唯一曾经产过盐巴的地方。
未来,贵州唯一盐卤矿所在地的赤水市旺隆镇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盐卤温泉康养胜地。祝愿贵州遵义赤水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