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 宜业 宜老 今年六安已投入2.8亿元支持养老事业发展
伴随着社会对老年群体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养老事业日渐发展。今年以来,我市财政投入2.8亿元,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助力打造“颐养六安”新名片,也让我市养老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杜奶奶今年82岁了,儿女们都在合肥工作,自己也一直生活在合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晚年的生活成了她的心头事。全国各地转了一圈后,发现六安市的养老服务十分不错,于是便选择居住在这里养老。
杜秀君:我在合肥去了好多养老院,最后我就感觉到这个养老院最适合老年休息。在这空气特别好,花钱上哪买空气,孩子们都希望我去他们家居住,我讲还是独立好。
在裕安区紫荆花颐养小镇像杜奶奶这样的老人有很多。身体能够自理的则自己居住。不能自理的机构还专门配备了疗养中心,适老化设施、康复中心,还有专业护工人员照顾老人的起居。
今年截至目前,裕安区投入6033万元用于养老事业发展,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生活。
裕安区民政局养老科科长 王秀玲:2023年我们已经完成了943户家庭适老化改造,25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新增了1个城市社区老龄助餐点,31个农村助餐点和32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同时承担了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我们还为我区25000多位高龄老人实现高龄津贴的升级和打卡发放等。
在金安区,今年养老事业发展也日益红火。新增设的老年助餐点内,不少老年人正在就餐。除了在养老食堂建设上发力,今年金安区及时拨付资金近1200万元,建设完成了53个城乡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实施了930户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城区25户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工作。
金安区养老发展中心主任 代军:推进了六安市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康养中心等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同时高强度抓好养老服务行业监管工作,确保了全区各类养老机构安全运行。
据了解,今年全市投入2300余元,新增老年食堂229家,投入180万元,给予3家养老机构贷款贴息,新增养老床位140余张。适老化改造得到落实提升,15分钟居家养老圈打造完成。并为15.1万高龄老人发放补贴2929万元。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智能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让我市养老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宜居宜业宜老的美好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