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浙产液氧甲烷火箭再次入轨!

2023-12-09   浙江之声

原标题:全球首款浙产液氧甲烷火箭再次入轨!

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哦

来源: 浙江之声记者 叶树刚、部分图片、视频由蓝箭航天提供

转载请注明浙江之声(ID:zhejiangzhisheng)

随着一声点火令

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直冲云霄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9日07时39分,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朱雀二号是我国首型以液氧甲烷为推进剂的中型液体火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发射服务,满足多场景下的商业发射需求。全箭总长49.5m,箭体直径3.35m,起飞质量220t(不含有效载荷),起飞推力268t。火箭一级采用4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采用1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1台天鹊10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运载能力为500km太阳同步轨道1.5t,后续改进型可达到5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t,能够满足近地轨道卫星部署和飞船发射的需求。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说:“遥三运载火箭是我们今年比遥二甚至更为重大的一次发射,也是面向于未来客户我们建立起来我们可靠性子样这样一个关键的一发火箭,也必然是全球第一发进入到商业运营的液氧甲烷火箭。”

此次朱雀二号遥三火箭成功将天仪研究院研制的鸿鹄卫星和天仪33卫星,鸿擎科技研制的鸿鹄二号卫星送入460km太阳同步轨道,系该型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多星商业发射任务,代表蓝箭航天在商业化运营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

此前,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已于2023年7月12日实施发射,一举夺得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桂冠,填补了我国液氧甲烷火箭技术路线的空白。至此,蓝箭航天作为国内唯一依靠自主研制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实现火箭连续入轨的企业,凭借三发试验箭充分验证了朱雀二号的总体及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为火箭和发动机产品的后续设计改进和可靠性提升积累了飞行子样和良好的数据基础,为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浙江理工大学流体传输技术实验室主任朱祖超说,朱雀三号发动机未来如果实现可回收目标,这将使这将使我国火箭每公斤载荷发射成本从长征系列的2万美元降至1万美元。

其实,小到发动机,大到全箭体,朱雀二号是一枚不折不扣的“浙产火箭”。蓝箭在湖州有发动机智能制造基地、在嘉兴有火箭制造基地,在技术自主可控的同时保障了稳定批量生产。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雀二号总指挥杜方平说:“2024年下半年我们湖州的发动机制造能力,我们会得到一个飞速的提升,然后我们产能完全会满足我们公司未来2025年我们6发的这个飞行实验,以及我们2026年以及我们以后每年12发乃至12发以上的飞行实验所用发动机的这个能力。

其实早在2017年,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在全国考察,寻找合适的火箭制造基地,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浙江。他表示,浙江制造业发达,本土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有大量与航天配套的产业链布局,能够充分满足航天火箭生产、组装对配套环境的需求。

2018年3月,蓝箭航天正式落户浙江。8月底,位于湖州的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专攻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过去几年里,用于发动机综合测试的湖州热试车中心,以及专注于火箭全箭设计仿真、试验检测、智能制造的嘉兴蓝箭航天中心陆续启用。

浙产火箭一飞冲天,离不开政策一路同行。2021年发布的《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浙江就提出培育发展商业航天,包括商业运载火箭、微小卫星、北斗应用等领域,打造湖州航天产业基地、嘉兴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宁波航空航天智慧城等平台,并打造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设年发射规模100发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和千亿元级的商业航天配套产业基地。

省科技厅成果处副处长王键介绍,以朱雀二号为例,浙江理工大学和蓝箭航天六年联合攻关,每项关键技术突破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给予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等的支持,该成果突破了高性能涡轮泵流体动力与低振动设计制造、发动机变工况推力调节和跨尺度精密制造与装配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成果同时入围了当年度的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候选成果。今后我省还将继续支持深入开展可重复液氧甲烷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在低成本可重复运载火箭的装载使用。”王键说。

一系列政策、技术、资金的支持下,100家航空航天相关企业正在浙江落地生根,涉及火箭、卫星、航空零部件与材料、航天设备等多个领域。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初启动建设“未来出行星座”,计划到2025年完成一期72颗卫星的部署,目前公司自研的首轨9星已入轨;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则将卫星技术与算法相结合,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开放兼容的算法功能。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微纳卫星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仲和说:“无论商业火箭还是卫星,都是高技术行业,不仅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大量资金和制造业产业链配套。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强,资本活跃,这些都是适合发展民营航天的前提条件。就当下而言,浙江商业航天还在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也相信,浙江一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把商业航天发展地更好。

更多新闻资讯

关注浙江之声视频号 发现更多精彩视频

警惕!已有人中招,迷惑性极强

一下子火了!浙江老板忙疯,订单猛增5倍!

拜登证实:8人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