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A10攻击机的名气相当大,只不过褒贬不一,说好的,认为堪称完美的攻击机,说不好的,认为落后于时代,不管如何评价,美军对已经服役几十年的A10舍不得换,退役计划受到阻力。
A10
A10攻击机在技术水平上确实已经落伍,成了许多人争议的焦点,可是仍然服役的现实不能不说是一个奇事,那么到底原因在哪里呢?也不需要太多的说明,仅看一次迫降就可以说明原因了。
现代战机的起落架都需要收放式结构,在飞行时都会收起来以减少阻力,一旦起落架无法放下,那么就没法正常着陆,往往只能进行以机腹进行迫降,后果是相当严重的,重者整个战机报废,轻者也要进行大修,可是美制的A10攻击机似乎是一个异类,迫降造成的损失往往非常小,最近的一次迫降行动,显得非常的有代表性。
重伤仍可返航
2020年4月7日,美国空军的一架A10攻击机,在乔治亚州穆迪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机腹迫降,飞机在起落架故障的情况下,以机腹降落,几乎完好无损地安全降落。除了为了救出飞行员,地勤人员拆掉座舱盖外,几乎看不出什么损伤,也许一次简单的野战维护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而不是什么返厂大修。
如果真要对比一下的话,这一能力绝对可以让F35自叹不如!A10攻击机敢靠机腹迫降,其他战机往往想都不敢想,论起来这属于落后设计带来的优点。
这一招F35能学吗?
A10攻击机在设计上与其他战机最大的不同,不仅是非常强调防护,而是在防护理念方面也相当不同,最大的差距不是考虑如何不中弹,而是中弹后如何降低损失。
为了保证中弹后损失最低,不光采取了重装甲化的设计,许多部位加装厚重的装甲,尤其是为飞行员设计一个坚固的座舱,号称:装甲澡盆,还对许多系统进行双重备份,尤其是控制系统,实战中受控制系统损伤让战机失控的问题,A10不说避免,也大大降低这种可能性。
迫降造不成大损失
中弹后,如何保证A10攻击机成功返航,包括安全着陆也属于重点考虑,在实战当中因为中弹等原因无法放下起落架的概率是相当高的,于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主起落架设计。主起落架位于机翼两侧的起落架舱内,与普通战机不同的是,A10主起落架在收起时,机轮仍有部分暴露在外的,这是一种非常落伍设计,但是保证迫降可完好无损,原来在腹部迫降时,不仅起落架舱发挥支撑作用,让腹部不是全部直接着地的,降低了对机身的损伤,没有全部收起的机轮可以发挥缓冲作用,等于安装了一个备用的固定起落架,避免了迫降过程中的高风险后果。
苏25可以在这样的跑道上着陆,F35能试一试不?
这样的设计也只有A10能够采用,其他型号想都不敢想,如果再加上高维护等特点的话,绝对是一个让人难以割舍的型号,退役计划一再推迟也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