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则小视频:
有人在路上向小年轻问几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十几个人,不是不知道,就是瞎回答,答案离谱得很。有人说:“1999年”,有人说:“1997年”,也有人说:“1991年”。
还有一个问题:“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吗?”几乎都不知道。
再有一个:“你估计农民一年有多少收入?”有人回答:“一百多万吧。”也有人回答:“至少几十万。”
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回答,真的让人目瞪口呆。
另外几个跟生活有关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也跟实际偏离很多。
现在的孩子怎么成这个样子?十七、八岁的年龄,历史不可能没有读过,“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他们的课本一定出现过。
看来,他们是考完试也一起交给老师了。
至于高考,可能这样的题目太基础、不会考到,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将其忘记。
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不仅不知道,答案还那么离奇。他们是00后,不管是1991年还是1999年,他们都没有出生,可他们父母的大概年龄他们应该知道,按照他们的认知,在90年代以前,他们的父母是生活在旧中国。
那么,父母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工作吗?确实无法理解这些孩子的思维,这真不是简单的忘记,或者应付式的随口而出,看他们回答的样子,还是有所思考的。
可这怪不得孩子们,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问题了。
家长们督促孩子学习,往往带着很强的功利性,他们要求孩子的学习,一定围绕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一切的学习,基本上是为了这几次大考。
至于那些考不到的知识,那些与考试无关的知识,他们反对孩子学习,觉得是浪费时间,分散精力。
孩子们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考完了就把知识丢弃了,以至于一些孩子考上大学后迷茫了,不少患上“空心”病。
如果说孩子们不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日子是因为忘记,那么孩子们的瞎回答,轻一点说,是不负责任的体现;重一点说,是缺乏家国情怀的表现。
离谱的回答,说明孩子一点也不了解父母,不关心父母。他们不知道父母的过去,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甚至不知道父母在做什么工作,父母们可能也从来没有想过应该告诉孩子,在父母的心里,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是,在孩子长大成人后,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负责任,痛心孩子成了“啃老族”,怨恨孩子成了“白眼狼”,然而这可悲的结局,完全缘于父母自己错误的家庭教育。
没有从小培养起孩子的责任感,是父母最大的责任和失败。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靠不住”;也有人说:“如果发生战争,成为叛徒的孩子一定不少。”
确实,孩子不负责任的现象随处可见。
一位在单位任高管的朋友很痛心地说:“真无法理解现在的孩子,工作中能偷懒就偷懒,一碰到加班,能回避就回避,如果回避不了则满口怨言,哪怕给他们很高的加班费他们都不屑一顾。其实,他们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工作能力也需要更多的锻炼……”
他说的是现在不少小年轻的工作现状。
他们只想轻松生活,打游戏,逛街,怎么高兴怎么来,对单位,对家庭,全然没有责任心。
一种隐型的啃老形式正在悄然流行,父母一手造成而不自知:孩子虽然工作了,但住在父母家,吃在父母家,什么都不用操心,几乎不交生活费,纵然交,也是一点点。如果工作远离父母,那么房子的问题,绝对需要父母付出。
身边好几个朋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都是父母掏钱买房。一线城市因为房价太高,一时买不了的,父母也要掏钱给孩子租房。
父母做这些好像天经地义,孩子们也心安理得,如此,孩子们又何须努力自己赚钱?
孩子的问题,真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如果父母能从小就教育孩子,长大后一定要自食其力,并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孩子有了一份责任感,自然不敢撂挑子,自顾自去追求轻松生活。
父母的辛苦,一定要让孩子看见。
一位母亲,拖着病体去当清洁工,可她的女儿一点不知情,拿着母亲的辛苦钱假期到处旅游,直到母亲病倒,父亲告诉她时她却说:“妈妈太娇气了,平时也不注意锻炼身体。”
一位父亲离开工地去给儿子汇钱,办完手续他打电话告知儿子,儿子大声嚷嚷:“现在物价上涨,你能不能多汇一点?我不够用了。”父亲说不出话,他看着自己脏兮兮的手和手上的馒头以及矿泉水,泪水溢出了眼眶……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把各种艰辛悄悄藏了起来,默默独自忍受。这样的爱,看似为了孩子,其实害了孩子,让孩子自以为是,失去奋斗的动力,对家庭没有责任感。
当然,父母们最终也伤害了自己,毕竟,作为父母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孩子无能,还自私自利。
孩子冷漠,缺失责任感,在小时候就能表现出来,只是父母的关注重点,只在孩子的学习上。
一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正在家里写作业,妈妈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孩子转头看了一眼,又埋头做题,过了一会,见妈妈还没有动静,孩子站起来走到妈妈身边,看了一眼,转身去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又坐到桌前,继续做题。
后来,爸爸来了,把妈妈送去医院,孩子一直在桌前做题,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孩子外婆知道后,骂孩子没有人性,但清醒过来的妈妈却为孩子辩解,这孩子作业确实太多了,他能够这样做,能够好好学习,自己已经很满足了。
如此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对家人没有爱心、对家庭没有责任心也就不足为怪。
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父母们要挤出时间,跟孩子聊聊家里的生活状况,聊聊自己的工作状况,也聊聊社会和国家,要告诉孩子,不管对家庭,还是对社会,他们肩上有责任!
总而言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必须改变,就像小视频的结束语:现在的教育,必须得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