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看到那个“没有心脏的空盒子”,我在电影院被气哭了!!

2022-04-12     夏兰说生活

原标题:《误杀2》:看到那个“没有心脏的空盒子”,我在电影院被气哭了!!

文|公子逸

时隔两年,等来了 《误杀2》 。

这是一部向我父亲致敬的电影。影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你不知道一个父亲能为他的孩子做什么。

影片主人公林日朗,最后拼尽全力赴死,以命换命救了自己的儿子。

真正让我流泪的不是父爱的伟大,而是父爱的不公。当孩子的父亲是个无名小卒,连自己孩子的“心”都保不住。就算把他从老实人逼成绑匪,他还是彻底输了。

看这部电影,我哭得最厉害的,不是林日朗最后以命换命,而是救小虫的盒子打开时,是空的。

我们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我们像皮球一样被你们踢来踢去,可凭什么,我们连属于我孩子的命,都保不住。

8岁的小虫需要心脏移植。

这次移植,至少需要200万元。这对林日朗,一个贫穷的编剧来说是一笔巨款。但他和妻子从未想过放弃。他们到处借钱,努力工作,甚至卖了房子,还是凑不出那200万。

绝望中,林日朗太太曾经喊过这样的话:

去偷,去抢?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林日朗的句子,而是你不知道一个父亲,为自己的孩子都能做出些什么,而是他一心求死之前那句,我不会去抢。

他可以为了救孩子的命,成为绑匪,放弃自己的生命,但他不会去偷去抢去伤害无辜的人。

这就是善恶本质的区别,也是影片中两个父亲的区别:林日朗为了救小虫可以去借高利贷,甚至愿意以命换命,但是,他不会做恶。而影片中的另一个父亲,却失去了做人的底线,他儿子的命是命,而别人孩子的命,竟成了草芥。为了救他儿子的命,他就能去偷别人孩子的命。

但是用什么?

就凭有的孩子是孩子,而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

00-1010 林日朗为了夺回属于小虫的心,被迫成为绑匪

他觉得只有做一个恶人,让所有人都害怕,他才能赢,才能为儿子找回那颗心。他把自己变成了他认为的最坏的人。

然而,罪魁祸首自杀了,心脏被拿了回来,甚至小虫也被推进了手术室。林日朗的妻子也打电话给林日朗,告诉她他们的小虫得救了。林日朗也投降了。

但最后只有一声枪响,已经投降的林日。

朗被“击毙”了。而手术室里,那个救小虫的箱子被打开,那是一个空箱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小虫了无生气地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没有人救他,周围的人都在等他死。

林日朗输了。

对方的恶,远超过了他的想象。他怎么也没想到,那群人竟然能用他的孩子来骗他。他没有别的路了,他只剩下最后的一条路了。

于是便出现了最精彩的两场戏:

一个是,林日朗和张正义的那场对峙,另一场,是两个父亲的对峙。

愤愤不平。

我第一次看电影,因为愤愤不平而哭。

当那个空盒子被打开,当小虫就那样了无生气地躺在病床上等死。我真的是被气哭了。

有些有钱有权的人,竟然能恶到这样的地步,而像林日朗这种平凡的普通人,竟然被逼到了这样的地步,面临的依旧是被偷、被骗、被杀的悲惨结局。

可凭什么呢?

就凭林日朗是一个普通人,于是他就要面对如此的不公。他只是一个平凡的父亲,他只是想要救自己孩子的命,他没有去偷去抢,他拼尽了全力去保护他的孩子,可是,他孩子的命,依旧被偷走了。

我无法感动于林日朗最后的以命换命,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他和小虫,明明谁都不用死。他明明可以陪着小虫长大,那颗心脏本就是属于小虫的。可,凭什么他最后只能用自己的死来换小虫的生。

更讽刺的是影片的结局,葬礼之外,那个被救的孩子,有一个深深的鞠躬。

恶人本就该得到惩罚,可凭什么好人就要用死换来他本来就该拥有的东西呢。

看完这部影片,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的愤愤不平渐渐平静,晚上的风很冷,我骑着我的小电动穿梭在人群中,我亦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亦愿意为了救我儿子的命,而放弃我的命。可我不愿意面对那种不公。

愿这个世界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普通人能永远享有“公平”的幸福。

为什么萤火虫,在灯光下不亮呢?

因为他的光,太微弱了。它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能看到那点点星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be778824aa24c7dfd391c7ef158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