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提到过,同一部国漫,在不同平台播放,粉丝会是两种态度。
比如《狐妖小红娘》,全网都可以看的时候,它是“国漫之光”,腾讯独播之后,它是“独播不看”。
以至于现在一提到国漫,某些平台的用户,会主动排除腾讯上的国漫。
到了现在,一种更“高级”的说法出现了,腾讯是“行业百草枯”,把国漫给毁了。
01.腾讯毁了国漫?
按理说,这么多人“嫌弃”腾讯上的国漫,不喜欢平台的作风,那腾讯上的国漫应该没人看才对呀。
但是呢?
腾讯上的某些国漫一天的播放量,能超过某些平台上播出的国漫一季的播放量。
看到数据对比之后,这些人也有新的说辞:
“腾讯国漫的播放量注水了,某平台的播放量统计方法不一样。”
当一些“国漫在腾讯的扶持下变得更好”的证据放在眼前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性屏蔽。
到了现在,干脆成了,抛开事实不谈,腾讯是“行业百草枯”,国漫毁在它手上了。
很多人可能忘了,如果不是腾讯的干预,《狐妖小红娘》的版权还不知道在谁手上呢。
02.国漫的问题
国漫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从商业化转型开始的那一年,问题就已经出现了。
尤其是和日漫、美漫、韩漫相比,国漫没有完成的产业链,后端变现途径不明晰,用户没有足够强的消费意愿,国漫的制作团队赚不到钱,只靠“为爱发电”吗?
会亏电的!
但是近几年的国漫发展,明显是在变得越来越好。
虽然还有大量看似粗制滥造的国漫,但是和几年前相比,某些粗制滥造的国漫,质量都要比几年前的作品高一些。
而且在这么大的基数里,国漫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甚至可以火到圈外。
看看《斗罗大陆》的观众群体,从字都没认全的小朋友,到孩子都上大学的家长,这不能证明国漫的成功吗?
以前国漫一直难以摆脱的一个标签,就是“国漫都是给小孩子看的”。
也正因为如此,《魁拔》,一部没有观众基础的国漫在影院上线以后,才会冷到近乎无人问津,因为“那是给小孩子看的,成年人怎么会跑去影院看一部动画?”
再看看现在呢?
在院线播出的动画电影,哪怕之前观众没有了解过,很多观众也会表示“愿意试一试”。
这不是国漫的进步吗?
一直盯着国漫的不足,然后把这些不足出现的原因归于一个平台的过错,用二元思维来想问题。
他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没有腾讯,国漫会变得更好吗?
如果不是看到腾讯的国漫发展越来越好,其他视频平台会开始引进国漫,甚至给国漫开出新的分区吗?
好的国漫,不是靠脑补出来的,而是真金白银砸钱进去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不同种类国漫的测试,谁能猜得到观众更喜欢的是哪种国漫?
结语
腾讯有漫画和网文的大量版权,它是有机会把国漫打造成像日漫、美漫那样规模化制作的产业的,而且也一直在这么做,很多大家熟悉的网文、漫画都在改编成动画。
而一些人把腾讯归为“行业百草枯”,这和那些把游戏归为“精神鸦片”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也有一些区别,别人说游戏是“精神鸦片”,起码会找一大堆看上去合理的理由,但是这些人说腾讯是“行业百草枯”,只会做一个没有感情的复读机。
或许我们会不满腾讯在某些方面的行为,但是腾讯在发展国漫上面的投入,是我们都可以看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