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虽然败退台湾,却并不甘心失败,临走前在大陆留下大量特务,伺机东山再起。这些特务并不全是小喽啰,还有将军级别的高级特工,本文要说的郑蕴侠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大陆东躲西藏了8年,被抓之后判了死刑,却又险处逢生,一直活到102岁才去世,一生颇为传奇。
跟许多国民党将领一样,郑蕴侠也极具争议,为啥这么说呢?对外,他与日军血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具有民族大义;对内,却又大肆屠杀革命志士,掀起内战,郑蕴侠就是其中一位典型。此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先入上海法学院,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凭借这两张过硬的招牌,他深受陈立夫兄弟器重,担任过军法执行总监部司法长等职,少将军衔。
1938年3月,台儿庄大战拉开序幕,在这场战役中,最为惨烈的当属滕县保卫战。郑蕴侠在前线与日军血战5昼夜,亲眼目睹王铭章上将壮烈殉国(腹部中弹30余),自己也差点被日军炮火炸死。战斗结束之后,王铭章部3000将士无一人被俘,全部殉国,郑蕴侠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然而,抗战结束之后,他却把枪口对准了自己人。历史书上都学过“较场口惨案”、“沧白堂惨案”,这两起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很大,负责指挥的就是郑蕴侠。
新中国成立后,郑蕴侠只有三条路可走。第一,就是跟随蒋介石去台湾。然而,等他赶到成都准备乘坐最后一趟航班离开时,成都已经解放了。第二,前往海南。海南此时虽然还未解放,但是路途遥远,一时半会赶不到。第三,前往金三角。此地离四川不远,李弥的残军在这里势力也很大,而且郑蕴侠曾跟随中国远征军在这执行任务,对路线、风土人情都很熟悉,所以他选择了第三条路。(下图:郑蕴侠剧照)
漫长的逃亡生涯刚开始就遭遇挫折,郑蕴侠为了凑路费,在倒卖银元时被解放军抓获。此时,他在中统接受的特工训练派上了用场,不仅巧妙地躲过了审查,还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木材商人,顺利逃出生天。没过多久,倒霉的郑蕴侠又被土匪绑了票,幸亏他会袍哥(哥老会)黑话,再一次侥幸脱险。
然而,镇压反革命的浪潮很快袭来,各处岗哨林立,郑蕴侠被四处通缉,实在无路可走,只好改名换姓化名“刘正刚”,跑到贵州务川县濯水镇当了一名杂货郎。此地民风淳朴,与外界交流很少,郑蕴侠就在这里落地生了根,后来还被调进公私合营商店上班,成为了一名模范职工。
是狐狸终究会露出尾巴,郑蕴侠隐藏得很深,却因为一个成语就暴露了。原来,郑蕴侠一直把自己伪装成大字不识的农民,一位老先生曾教他打算盘,第一天还什么都不会呢,第二天却就能流利地打加减乘除了。当地人隐隐约约的觉得不对劲,但是也没多想,单纯地认为他比较聪明。但是有一天,这位文盲居然脱口而出,说出来“不翼而飞”这个成语,立刻被人举报了。1958年5月20日,郑蕴侠落入法网,成为国军在大陆最后一个落网的将军。
1958年12月22日,郑蕴侠被重庆公审判处死刑,这个结局是他预料之中的,因此没有上诉。没想到,当时国家下了个政策,认为“可杀可不杀的不杀”,郑蕴侠险处逢生,被改判有期徒刑15年。在狱中他积极改造,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2009年7月,102岁的郑蕴侠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