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的秋,带着童话般的色彩,把人间绘制成一幅气旋昂扬的图画。被秋色染红的山岭,枫叶在风中发出声响,是在歌唱还是在呜咽,一半一半。走在微雨的秋景里,偶尔有几只鸟飞过。
倘若我以为秋天只有表象的金黄,那么我是肤浅的。隐藏在大地上的秘密,并不是单一。是繁杂而庞大。看不见的地方,玉米杆在腐烂,滋生出特有的气息,穿过胸腔,让人生出欲望。挣扎与渴望,撕裂与组合。
季节是神秘的,在夏天纵是雨水涟涟也感觉不出丝毫的寒冷,而到了秋天,即便是微雨,也是深入骨髓的薄凉。再也没有哪个词人能像苏轼一样,把寒凉写得那么透彻。他在《水调歌头》中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一时,词人的心中,秋月照在人间。“不应有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当一个人经历过世事的淬炼,提笔写意,便多了一些通透和豁达。我细细揣摩着词人当时的心境,“不应有恨”短短四个字,把一生的坎坷和不平,用一笔温柔调和,就成了多情。一生一世,谁能逃过命运的折磨,只是有人用一腔的欢喜,把世事揉碎,然后塑造成了一尊美丽的雕塑。
季节按照自己的脚步,秋天走向深处。寒意渐起,清凉丛生。一个人走到了一定的年岁,心境和原来大不一样。一生四季,人与大自然的规律是契合的。
天空有些暗淡,一场秋雨一层凉。秋天的雨,多少带着忧郁,是心底的悲凉,生在了脸上,就有了忧愁之相。我是会被那份忧郁感染的人,总是想去探究那些背后的感伤。爱文字的人,大多有一些悲世怜人之心。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有忧郁之情的,很容易让人生出想象。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多写写秋吧。”说这话的人把秋天没有用美丽来形容,而是用了多情。我是懂得的,一个季节的情怀,是它深处蕴含的圆润与通达。秋天应该是多情的,在历经了春生夏长,看过了风雨晴阳,感受了悲欢离合,此时,是该细细咀嚼和品味。
我就这样,用漫长的文字,在秋天里行走。有微雨后云雾笼罩着的山色,有狗尾草的呼唤,有大地对着天空的赤裸,有寂静丛林的草木。我把自己写进秋天,成了秋天里的一粒尘埃。微细渺小。
那个词人苏轼,在写过“高处不胜寒”,还要在《西江月》中写“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寒凉尽显,就是人生。倘若不在生活的泥潭里,感知它的寒凉,又怎么能明白它的温暖。不怕,深入其中。后来,我们发现,正是那股寒凉,成全了人世的爱和暖意。
人生就是在痛苦之上起舞,词人在深度的悲凉里迎着光行走,我看见了那袭薄衫下,柔软而多情的心。当白发染上鬓角,我们能挽留住的年华,就愈加少了。何不在有生之年,把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尝遍。
树梢上挂着的柿子,在秋天里低眉沉思。它们在想着什么,我好奇地凝视着,想要去解开果实心中的谜底。也许,它们就是自然地生长着,仅仅为了看见人世间的一束光亮。是我的心复杂了,把自己的心事强加在它的身上。
越来越深的凉意,在升起,拢了拢身上的披肩。世事如梦,古往今来。春夏秋冬,无尽循环。热闹闹的人间,穿行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你,我,都是其中一个。
还能有几度秋凉?我看见回不去的光阴在缓缓流淌。
文:来源于网络
图:刘田
编辑:刘田
审核: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