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要冷处理?“晾”孩子没这么简单,隔离法和忽视法有讲究

2019-09-27   爸妈有方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他们会有很乖、很听话、表现很棒的时候,但是也会有乱发脾气、不听话、表现出不良行为的时候。很多父母一生气,就喜欢把孩子“晾”在一边,等情绪稳定再进行教育。

这天,爸爸妈妈和四岁半的童童正在吃晚饭,童童的勺子不小心掉到了地上,童童本来就不是很想吃晚饭,爸爸妈妈好说歹说才上桌吃饭,这会勺子又掉到了地上,童童开始烦躁了起来,把自己的小碗往前一推,嘟着嘴说:“哼,我不要吃饭了。”

爸爸帮童童捡起勺子并清洗干净,放回了童童碗里,说:“童童,没关系,爸爸帮你洗好勺子了。”可是,童童依旧发脾气,还把碗一把推到了地上。

爸爸妈妈对于童童的表现很生气,但是上班已经很累了,不想直接对童童说教。于是,决定让童童去墙角面壁思过,等童童冷静之后再教育她。

在生活中或者是电视节目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父母会使用类似于墙角面壁思过等隔离法来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但运用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么?


01隔离法。

隔离法 (time out) 指的是当孩子产生不良行为或不服从命令时,父母暂时把他安置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让他自己待一会儿,反思自己的行为

隔离法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利处就是可以让暴躁的孩子暂时安静下来,甚至有可能让孩子在安静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愿意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其改正。

隔离法的弊处就是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让孩子心理产生阴影,甚至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

美国精神科医生丹尼尔‧席格认为,“隔离法对孩子有许多负面影响,当孩子被隔离时,不管是被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或是必须独自坐在某个角落,孩子感受到的是孤立与父母的拒绝。

父母使用“隔离法”的时候要注意:

  • 不要把孩子隔离在黑暗封闭的空间,会给他带来恐惧感;
  • 不要把孩子隔离在放置玩具的地方,会分散他的注意力;
  • 不要把孩子隔离在有潜在危险的场所,每次的位置尽量固定;
  • 父母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离得太远,最好让他转身就能看到。


02忽视法。

除了隔离法,有的父母还会用到同款“晾”孩子的方法——忽视法,隔离法与忽视法可以称得上是兄弟方法,操作上有相似之处,效果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那么,何为忽视法?忽视法与隔离法一样,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不与孩子争辩、不直接去教育孩子,先将孩子的不良行为给无视掉,即冷处理。但这里的忽视不是说随便孩子犯错,而是不去迁就孩子。

忽视法的利处就在于当孩子发生如无理取闹、乱发脾气等不良行为时,父母将其忽视,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闹”是不起作用的,父母是不会迁就自己的无理要求的,从而让孩子停止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放弃掉自己的无理要求。

忽视法的弊处就是有些孩子不吃这一套,看着父母不理睬自己、忽视自己,其会更加加剧不良行为,他们认为反正爸爸妈妈也不会惩罚自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隔离法相似的弊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受关注,认为爸爸妈妈不在意自己,进而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

忽视法与隔离法父母都需谨慎使用,以防运用不当给孩子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03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要如何正确“晾”孩子?

当然,慎用隔离法、忽视法,不代表不可以用隔离法、忽视法,相较于旧时代的打骂教育,可谓是好得多了。那么,父母该如何正确的使用隔离法、忽视法,正确的“晾”孩子呢?

分辨情况,看其是否适用。

孩子发生不良行为分为很多种情况,不是所有的不良行为都适用隔离法和忽视法,像孩子发生乱发脾气、暴躁不止等恶性不良行为时,可以使用隔离法和忽视法,但像孩子发生没有按时做作业、没有做家务等不良行为时,就不适用隔离法和忽视法。

隔离法和忽视法其最有效之处就是让孩子暂时冷静下来,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面对做作业、做家务等良性行为时,其很难起到推动作用。

善用隔离法、忽视法,起到最佳效果。

隔离法与忽视法其实还有很多具体的改进操作,如计时隔离法、计时忽视法、多人隔离法等。

计时隔离法与计时忽视法有时候可以避免掉原本的隔离法与忽视法的弊处,如原隔离法、忽视法使用过久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们,产生阴影,而计时隔离法和计时忽视法则在这一方面有优势。

多人隔离法常常适用于两个孩子或者三、四个孩子同时犯错误或者一起犯错误时使用,例如孩子之间打架,便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其实还可以改进,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外国父亲这样使用这种方法,当他面对孩子发生矛盾、打架的不良行为时,他将两个孩子一起隔离在一件可以容纳两个孩子的大衣服内,两孩子在衣服内不得不近距离的和平的相处。

“晾”完孩子要说明原因。

有些父母在使用完隔离法和忽视法后,认为孩子应该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晾”他们,应该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了,但这其实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很多孩子会因为年龄和当时的心理而不能及时明白,其注意力有可能被隔离本身或忽视本身所吸引,只知道自己被“晾”了。

所以父母在“晾”完孩子后,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晾”他们,他们到底错在了哪里,否则很容易会让孩子产生觉得自己好像没错、觉得委屈、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等心理。

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很多,我们要用心去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当用到隔离法、忽视法时,要学会正确使用,要学会趋利避害。

今日话题:你对孩子使用过隔离法和忽视法么?你是如何使用的?除了隔离法和忽视法,你还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爸爸妈妈的育儿良方,你值得拥有!

让孩子拥有双倍的爱!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