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和儿媳的相处之道,一直是人们想要搞明白的一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孩子诞生之后,处处是细节,也往往是这些细节总让婆媳摩擦不断。
一位网友抱怨说,儿子出生后,光是吃饭谁先谁后的这个问题,她就与婆婆闹过不少矛盾。
照顾孩子时,是妈妈先吃饭,还是婆婆先吃,其中的差别太戳心
小画与老公爱情长跑多年,在人到中年时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两人的夫妻感情还算不错,不过小画为了事业,在三十六岁时才生第一个孩子。
也许是婆婆一直想要孙子,但小画不愿意早生,婆媳两人的关系一直不算太好,直到小画的儿子出生后才有所好转。
人到中年,小画的体力、精力等各方面都不太比得上年轻时的状态,她本以为婆婆会承担一部分照顾孩子的负担,但是现实让她寒心。
比如在吃饭时,小画出于尊老,总会让婆婆先吃,可是婆婆每次都会说她带孩子,让小画先吃,小画没多想,就每次吃完饭后再接替婆婆照顾孩子,然后婆婆再去吃饭。
可是后来,小画便发现婆婆竟然在亲戚朋友面前说她不懂事,不知道尊重婆婆,总给婆婆吃剩饭,小画这才明白婆婆原来都是假客气。
后来,小画就再也没有在吃饭时让婆婆带过孩子,也因为如此,她也经常会因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忙事业而累到虚脱,有时她也会向朋友们倒苦水,埋怨婆婆。
小画的经历引起了不少网友共鸣,但同时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网友a:我还是挺幸运的,我婆婆知道疼人,每次即使她先吃饭,也会帮我把菜温上。
网友b:我婆婆很崇尚自由生活,别说孙子了,连自己儿子也根本不管,我老公有时候就觉得,为啥别人的妈都那么可亲,自己的妈怎么就那么冷淡呢?个人觉得,还是观念问题,不能要求所有婆婆都一样。
不得不说,产后照顾孩子,妈妈先吃饭,还是婆婆先吃饭这个问题看似是小事,其实反映了婆媳相处的大学问,小画之所以觉得委屈,先不管婆婆的对错,单从她的心态上看,就陷入了误区。
我们理想中的婆婆,都是那种任劳任怨,知道疼人,能帮忙带孩子,还能带好孩子的婆婆,可是换个角度想一下,这样的要求难道不是在说自己的亲妈?
说到底,婆婆和儿媳是因为同一个人强行绑定在一起,并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厚的多年相处感情,要求婆婆像亲妈一样和蔼可亲,未免太强人所难,毕竟婆婆不是妈,别抱太大期望比较好。
通常当婆婆没有达到儿媳的期望时,甚至做了一些不太合宜的事情,儿媳一直保持着怨怼的心态,耿耿于怀婆婆的不好,伤害的其实只有自己和身边的人,尤其是孩子。
孩子对情绪十分敏感,不高兴,充满负面情绪的妈妈,孩子受到的影响往往是最大的。
很多时候,作为小辈的儿媳,常常觉得婆婆应该如何对我好,却从未想过如何先对婆婆好。
可能不少人觉得,现今讲究的是个体自由,不应该像小媳妇一样默默忍受婆婆的“欺负”,要勇敢的反击回去。
这里提倡的并不是默默忍受,而是建议先做好自己身为儿媳应该做的,那就是给予婆婆足够的尊重,至于婆婆是恶婆婆还是好婆婆,则是在于她自身的德行问题。
尊重是互相的,做好自己该做的,无愧于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