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童要妈妈洗澡?被让母爱越了界,尤其是这个年龄

2020-03-16     母婴说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这句话出自民间谚语,意思就是男女终究是有差异的,妈妈和儿子、父亲和女儿之间相处,毕竟男女有别,要有所避讳,从性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之必要的!

前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位母亲吐槽自己的儿子,原因是给自己上一年级的儿子搓澡,被嫌弃了,大多吃瓜网友纷纷发表意见,一方说必须避嫌,另一方说有什么大不了的等等之类……

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一位16岁的少年,发表评论说他就经常让他妈妈帮他搓澡,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都还是妈妈生下来的,妈妈给搓澡,有什么问题吗?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千万不可取!

该避免的时候别忽视,性别区分要做好

科学表明孩子在三岁到六岁的时候就慢慢的开始有了性观念,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给孩子正确的性观念!

当下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观念也随之而改变,在生活中往往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就比如帮孩子洗澡这件事来说,很多妈妈认为给自己的宝贝儿子洗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还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呢!

这种观念是错的,一岁到三岁之间帮孩子洗澡是可取的,还可以给足孩子需要的安全感,还能增加亲切感。

但是,三岁以后就不提倡这种行为了,这种可以说是过度亲昵的行为,会让孩子过早有生理反应。

所以说在孩子出现开始抗拒洗澡等等之类的行为的时候,就证明孩子有了性意识,家长要懂得避嫌,并真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隐私,并且要教孩子怎么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

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在生活中丝毫不避嫌,例如当着孩子的面上厕所,洗澡,等等之类的行为,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六岁之后的男孩

那些不避嫌的家庭对孩子的危害:

首先会刺激孩子的早熟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随着年龄增长,"性意识"也在长大,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洗澡,换衣服,上卫生间,会刺激到孩子的心理,日渐导致孩子性早熟,这种情况尤其心理不够成熟的小男孩来说,会被妈妈的行为所影响,从而诱发出孩子的性早熟。

2.打破孩子对性观念的认知

如上文说,如果不避嫌,当这个孩子的面换衣服,上卫生间,孩子就会潜意思以为这不是什么隐私,长此以往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不会把这把这种情况当回事,如果不加以纠正,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因为孩子缺乏这方面的认知,从而日后在和异性相处中难免会发生尴尬的场面。

父母这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1.首先父母要懂得避嫌: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才是他们人生第一个要对的异性,其次才是父母的身份,所以在生活中和孩子相处,一定要懂的避嫌。

例如:妈妈要换衣服了,重点说明男女有别,所以妈妈换衣服,你是男孩子是不可看的,对其他女孩子也一样,要尊重她们的隐私。

同事在在孩子换衣服或者上厕所的时候,妈妈也不可以直接冲进去,要先敲门,重点问孩子是不是在换衣服,如果是的话要引导孩子说那妈妈先不进去,等你换完衣服。

并且六岁以后的男孩子洗澡最好由爸爸给洗,充分的避免孩子和异性父母的接触,给孩子足够的隐私。

2.和孩子"分居"睡觉:

在孩子六岁得时候就应该和孩子分开睡觉,因为随着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在逐渐发育,分开睡觉可以"有效"地避嫌,同时也能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睡眠,还可以培养他自己的独立性,刚开始让孩子自己睡觉可能有点困难。

父母可以给孩子"谈条件",例如: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有才艺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唱首歌陪孩子入睡,这样一举两得,既教会了孩子如何尊重隐私,又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

帮助孩子完善性意识的建立,是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千万不可以马虎,不要避讳这个问题。

男女有别,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隐私,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尤其是对女孩子,男孩子家长也要着重教育,不仅仅能有效避免孩子在日后与异性的交流中不出现尴尬情况,还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被侵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Ndp7HABfwtFQPkd0P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