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只会当冤大头军购?早成军火出口大国,这样的对手不能轻视

2020-12-18   军事编辑部

原标题:印度只会当冤大头军购?早成军火出口大国,这样的对手不能轻视

在以往的有关印度军购的文章中,常常将印度描绘成一个只会无脑军购,或者是贪图蝇头小利而被坑钱大把的傻大户,虽然现实中印度也确实如此。在数次军购中,无论是战机、导弹、航母,还是小到轻武器,甚至是防寒用具上都挨坑。但其实,印度在最近几年,发展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军火出口大国。本文将介绍近些年来印度的军售发展,以及印度武器究竟有什么能够出口的?

对于印度武器来说,“国产化”这个词出现的时间较晚。因为印度开始自主生产武器、导弹、坦克等一系列军工产品的时间,是在上世纪7、80年代,起步较晚、产品质量也较差。而2007年可以说是印度军售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年,印度首次突破当年出口总额一亿美元大关。而中国突破这个大关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具体到中国向沙特出口东风-3型弹道导弹),对于军火出口这个事,各国一直拿这个事当“外快”来看待,毕竟谁都没真正指着出口武器来养家糊口,但其意义却比养家糊口还重要。能够成功出口军火,说明这个国家的武器被外人所认可,性能上先进、可靠,价格也相对合理。同时,每年的军售出口总额多少,也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以及其武器的先进性(这个榜首一直是美国)。

发展了数十年,印度总算将武器国产化了,还对外出口了。我们来看看2007年印度军工向外出口了哪些武器装备。印度出口的装备有“Dhruv”先进轻型直升机、“Sukanya”近海巡逻舰/艇、轻型105MM火炮、MPV装甲输送车、SA315B轻型直升机等。其中大多数都是国产装备,但有些不是自行设计的,如SA315B,一些资深军事迷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法国设计制造的直升机,印度方面后来获取了生产许可。上述这些武器装备,印度出口给了毛里求斯、缅甸、尼泊尔等国家。在此之前还向斯里兰卡、不丹等国家出口过装备。

从客户群来看,出口总额刚破一亿大关的原因也找到了。如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这些国家,本身就没有多少军队,国防压力也不大,采购规模较小,数笔订单才能凑成一亿美元这个数字(实际上是1.048亿美元),而美国、法国、俄罗斯这些传统的军火出口大国,其军工出口的订单,单笔就要以亿为单位计算。印度那点出口量,虽然不足一提,但好歹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几年里,印度鼓励军工对外出口,又做出了一系列政策上的调整,简化出口手续等等,同时国产化武器的性能也在逐步上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一个事情就是,印度正在迈向第三世界国家军工出口大国。

时间来到2020年,在今年3月份,印度达成了其军工出口史上的最大一笔订单,向亚美尼亚出口了四台炮兵定位雷达,订单价值达28亿卢比(约3800多万美元)。但现在纳卡冲突已经结束,我们也知道了这四台炮兵定位雷达完全没起作用,亚美尼亚政府之间还因为进口这么贵的雷达,却一点作用也没起而大吵了一番,这也算是从“被坑”与“坑人”转换了一把,不过因为这件事情,印度军工口碑下降了不少。

除了向亚美尼亚出口雷达,印度还要出口反舰导弹、防空导弹、战机等。菲律宾在今年积极与印度展开谈判,想要购买印度生产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该导弹是俄印合作项目之一,菲律宾方面想要购入全套导弹用于国防。除了导弹,印度在今年2月份,与俄罗斯官方达成协议,允许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自行生产并出口苏30MKI战机,以及一系列中、高推力发动机等。除了这些“大件”,还有装甲车、枪支、炮弹、防弹衣、头盔等“小件”也有出口。

笔者给出了两个时间点,一个是2007,一个是2020,在2007年印度努力多年的军工出口,终于小有成就:突破1亿美元大关,但都是一些中、低端产品。但到了2020年,读者可以发现,印度已经拥有了出口诸如:炮兵雷达、反舰/防空导弹,甚至是战机和航发这种精密军工产品的实力。但是客户群并没有变,依旧是一些小国家,并且是主打东南亚附近的小国家。而军工出口总额,也从2007年的一亿美元,上升到了2019年的差不多15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和幅度还是相当可观的。印度近些年来在军工业上还是有十足的发展的,其发展成果也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小瞧、轻视任何一位对手,要保持极高的警惕性继续前行才是,正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