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第一城”成都当之无愧 “国风热”注入美学新流量

2019-08-28   最武侯

传统节日的锦里古街或者是九眼桥酒吧一条街,少年少女们着汉服穿越而来;望江楼公园的竹林边、武侯祠的红墙古楼旁,衣袂飘飘的古风摄影成为一道风景线。

在成都的地铁里、大街上,你不要被端着奶茶、穿着马面裙的少女惊到……仿佛一夜之间,成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传统汉服。

演绎传统文化之美

“唐代仕女”穿越而来

最近,在九眼桥边的同袍(汉服爱好者互称‘同袍’,出自《诗经·秦风·无衣里》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聚会中,汉服爱好者小杨一身橘红色的齐胸襦裙,乌黑发髻上点缀花簪,搭配柳叶眉、花钿的精致妆容让她清新婉约不失端庄优雅,犹如敦煌壁画里走出来古代仕女。

“好有唐代壁画的感觉呢……”、“这个妆也画得好看,尤其是眉心的那几点”在当天的聚会中引得路人一片赞扬。小杨忍不住给路人介绍道:“这个是唐代仕女妆里特别的花钿,古人会在眉心、太阳穴与嘴角画上动物或者植物,称为花钿”。无形之中,她成了“汉服文化”的推广者。

“这个妆容是自己画的‘复原仿妆’,是照着网上的视频摸索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美……“说到自己最喜欢的汉服文化,小杨打开了话匣子,从她喜欢的妆容到服饰她说得头头是道。而在两年前对于她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当时身边很多同学都是COSPLAY爱好者,从动漫里的角色到现实中的演绎,看着漫画长大的她也成为一位coser(指通过穿上动漫里各种角色的服饰,扮演成作品中的角色)。

但是悄然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热潮的到来,小杨从网络上、身边人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汉服文化。“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谓之夏”,那些演绎着东方古典文化含蓄之美的衣裳、深衣、襦裙、襦绔深深地吸引了她。 “越了解就越喜欢,中国历朝历代都会有各自特色的服饰,值得我们一直爱下去!”小杨这样表示。

包容性强 接受度高

网红城市掀起“国风热”

“在成都景区,在地铁上、大街上都见过很多穿汉服的人,甚至还听说公司很多汉服爱好者还组建起汉服社团,我在别的城市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穿汉服的人。” 今年8月刚毕业来到成都工作的年轻人小刘发出这样的感叹。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在校园的开笔礼上、在社区的传统节日中,越来越多的汉服展示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而90后、00后汉服同袍们的加入,则是将汉服文化融入到当前的大众文化中。

《2018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购买汉服人数同比增长92%,在购买汉服最多的城市TOP10中,成都排名第一。深藏在武侯祠旁的重回汉唐锦里店在同袍圈里颇有名气,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对于汉服在成都的“走红”,重回汉唐汉服品牌的创始人吕晓玮深有体会。

从13年前在成都文殊坊开了全国第一家汉服实体店,到今天全国20多家实体店以及近60家加盟店,重回汉唐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汉服实体店连锁企业,见证了汉服在成都的走红。

“刚开始的时候组织一场汉服文化活动只有十几个人,现在我们在锦里组织活动的话不得不移至武侯祠旁边的南郊公园,人太多了。”吕晓玮回忆道,根据重回汉唐品牌线上线下的销售数据显示——成都是当之无愧的“汉服第一城”

而在武侯祠、锦里的七夕、元宵等传统节日中,着汉服聚集的少男少女们更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仿佛带人们穿越了时光走进了历史。一直以来,武侯祠在传统节日中都会举行大庙会等相关的文化活动,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同时锦里紧靠武侯祠拥有厚重的三国文化底蕴,景区的红墙竹影自带古风特效,成为同袍们最喜欢的聚集地之一,吕晓玮和团队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将锦里店作为宣传汉服文化最好的一个窗口。

“成都的汉服热一点都不出乎我们的意料,宽容、开放、时尚是成都的标志,古老的成都历史悠久,同时又非常具有时尚气质,人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今天年轻人穿着汉服走在成都的街头变得很常见了。”吕晓玮这样表示。

资料图片

而对于越来越多人喜欢汉服,推广汉服,她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国家层面的重视,“汉服热”顺应了从国家到地方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的大政策环境;同时由于新媒体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的助力,向更多的人展示了汉服的魅力,减少了距离感。同时最重要的是成都的包容与开放让汉服文化成为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时尚趋势。

资料图片

(武侯融媒记者 张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