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发生在去年的“北溪管道爆炸”案至今仍扑朔迷离,但近日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却曝光一个重要情报:该事件是美国政府一手策划、准备和具体执行的,且命令发布者是拜登总统本人。这条新闻刊发后迅速引发外界热议,路透社、法新社等多家媒体纷纷转发;西摩·赫什的身份是美国资深的调查记者,此前曾因为披露美国在越南进行的“美莱村屠杀事件”而获得普利策奖;他致力于揭露美国在全球的各种丑闻,曝光诸如美军在伊拉克的酷刑、曾对柬埔寨秘密轰炸等事件,受到国际上的关注。
在这篇报道中,西摩·赫什提到炸毁北溪管道的原因是“美国对欧洲尤其是德国不满”。因为俄罗斯依靠管道的廉价天然气“收买”了欧洲人的心,俄政府还能获得额外的能源收入和美方的军援对抗;且购买天然气的德国和西欧国家不仅缩减对美方的能源项目依赖,而且削弱了对军援乌克兰的政治承诺。结合各种原因美国最终决定将这条管道彻底破坏,拜登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首先提出建议者)、国务卿布林肯等人讨论后亲自制定方案,这一决策过程长达9个多月,最早在俄乌冲突发生前就已经开始了。
根据报道内容援引“直接知情人士”的说法,美国的执行方式也非常简单:美海军有一个“潜水和打捞中心”部门,这里通常负责深潜任务;去年中情局官员在接到指令后和挪威等国家秘密交涉,约定在6月双方军演期间开始实施。接着美海军潜水员利用潜艇到“北溪”管道附近进行潜水任务,将爆炸装置放在管道下方。值得注意的是,美方为了掩人耳目选择利用“延迟起爆”的方式,炸药一直埋设了三个多月。9月26日,挪威海军在炸弹上方投下用于引爆的浮标,摧毁了这两条管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摩·赫什认为是美方完成了“整个过程”,但按照其曝光的步骤来看这实际上是由美国和挪威双方共同执行的,挪威当局参与了大部分行动,且完成了最后一步。事情被遮掩的非常好的原因也是事发后挪威立刻成为“调查方”,和丹麦组成了联合调查小组;他们派遣很多官员到现场勘测、以及还原事发过程,最终只得到了“管道极大可能被蓄意破坏”的结论,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进展,俄方对此颇为不满。
此外,也有很多记者立刻向美方求证询问事情的“可信度”,白宫国安委员会发言人沃森表示“绝无此事”,报道内容都是杜撰的;CIA方面也否认他们策划和参与,声称报道不实;挪威也在第一时间主动澄清,认为“说法完全错误”。但从国外的舆论来看,很多人对这一报道深信不疑,并评论认为:“如果事情还有第二种真相,或是俄罗斯等国家所为的话,美国政府早在案发几天后就公布整个过程,并发动媒体在全球不间断轮播了;现在几个国家折腾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连任何证据都无法公开,自欺欺人的手段确实过于拙劣,但更可悲的是即使知道真相又能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