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亲自下旨,导致皇室婚姻关系轮乱,忽必烈娶了孙侄女!

2023-12-04   车解读

原标题:成吉思汗亲自下旨,导致皇室婚姻关系轮乱,忽必烈娶了孙侄女!

统一之前的蒙古,部落众多,各自为战;而成吉思汗则出生在蒙古乞颜部,当时的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这时候的蒙古只有蒙古部下属的几个小部落,男丁不过数万。同时代的漠北高原上还有弘吉剌部,蔑儿乞部,克列部等诸多部落。成吉思汗在1206年正式统一各部落,建立大蒙古国,史称蒙古帝国,从此这个民族被称为蒙古族。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有个很特别的部落——弘吉剌部。蒙古的典型部落之一,蒙元时代皇后专业部落。

为什么说是蒙古的皇后专业部落呢,这要从成吉思汗的父辈说起了。

原来,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曾经把一个刚刚出嫁,正跟着丈夫返回部落的新娘抢走,成为了自己的新娘,如果大家看过成吉思汗的电视剧那么应该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抢来的新娘就是来自弘吉剌部的诃额仑,也是成吉思汗的亲生母亲。从这个时候开始,弘吉剌部就与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成吉思汗9岁的时候,他父亲去弘吉剌部提亲,联姻的是特薛禅11岁的女儿孛儿帖。这就是后来术赤、窝阔台、察合台与拖雷的生母了。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尊称成吉思汗;灭掉弘吉剌部的可汗阿蛮之后,将孛儿帖的哥哥按陈封为千户,使自己妻子的家族成为弘吉剌部的首领。并下旨定了一个规矩:“弘吉剌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绝。”从此,弘吉剌部世代和元朝皇室通婚。

成吉思汗之后,元朝的大部分帝王都有着弘吉剌部的妻子。

在当时,通过联姻获取友好关系或者利益,对于草原各自为战的部落来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这种和亲的方式,其实在古代的历朝历代里都是常见的。

然而,孛儿只斤与弘吉剌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却已经是超越了常人理解的伦理关系了。

在忽必烈之前,蒙哥汗娶了特薛禅之孙忙哥陈的女儿,算下来是表兄妹的关系,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特薛禅之孙斡陈娶了孛儿只斤家族的公主也速不花,算下来则是亲侄儿嫁给了自己的舅舅,从这里开始,元皇室的婚姻关系开始有点乱套了。

到了忽必烈这一辈,各种皇亲关系已经让人转晕了。

忽必烈的第一位皇后帖古伦,是特薛禅曾孙脱怜的女儿。脱怜的爷爷按陈是成吉思汗正妻的亲兄弟,,从辈分来说,帖古伦是忽必烈的亲侄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忽必烈要娶自己的侄女,其实也能说得过去。

可是,这个忽必烈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原配;接着忽必烈又娶了第二位皇后察必(元皇室是四个皇后)。察必,是按陈的女儿,按照辈分,是忽必烈的姑姑;其实还有一层关系,察必是忽必烈原配帖古伦的爷爷的妹妹,这样一来,关系就乱套了。

根据记载,察必花容月貌,聪明贤惠。在忽必烈争夺汗位的时候帮助出谋划策,故受到忽必烈的宠爱。1273年三月察必接受册封,这也是元朝册封皇后的开端,尊号“贞懿昭圣顺天睿文光应皇后”;

8年后,察必去世,忽必烈悲痛万分。又2年之后,66岁的忽必烈不甘寂寞,再次迎娶了弘吉剌部一个叫南必的女子。南必的父亲是纳陈的孙子,而察必是纳陈的妹妹,那么南必应该叫忽必烈第二个妻子察必做曾奶奶了。正是由于这层关系,让思念亡妻察必的忽必烈执意迎娶自己的的孙侄女了。

如此一来,忽必烈的3个妻子,一个是自己的姑姑,一个是小自己一辈的侄女,最后一个则是小自己两辈的孙侄女。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三个妻子,横跨四个辈分,元皇室的婚姻关系确实让人汗颜。

忽必烈杂乱的婚姻关系仅仅只是当时和亲乱象的一个缩影,比忽必烈更加离谱的大有人在。

不过如果在大蒙古帝国的时代去看待这个事情的话,可能根本不值一提。